五_日本能和狂言.ppt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_日本能和狂言

第五章 日本的能与狂言 第一节 一种独特的戏剧形态——能 一、日本戏剧的起源 1、日本古代歌舞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有关于古代歌舞的记载:“俳优” “歌垣” :集体表演的歌舞形式。 歌颂战斗、生产劳动和爱情的歌舞。 2、外域的影响 《兰陵工》、《踏摇娘》、《醉胡》和中国的木偶戏,都是在唐代就传到了日本。 平安初期舞乐:左方乐以唐乐为中心,包括天竺乐、林邑乐等,右方乐以高丽乐为中心,包括百济乐、渤海乐、新罗乐等 。 和戏剧关系最密切的是散乐,包括内容十分广泛。 ——“猿乐” 。 3、从歌舞艺能向戏剧的过渡 “芝居”。“薪之能” 。 从平安时代开始,寺院、神社成了日本演剧艺术发展的温床。 延年,又称遐令延年或延年舞曲:包括舞乐、神乐、催马乐、朗咏、时调等,也有庶民阶层中流行的 “风流”和“连事”等等。 “连事”和“风流” :序;问答;神仙灵怪的出现,宣讲宗教教义;结束性的言词和歌舞。 田乐:以歌舞演农事。 猿乐:散乐。 在平安末期,田乐和猿乐逐渐混为一体,成为包罗万象的技艺性表演。 二、能的发展历程 “座”——专业性的猿乐表演团体 。 室町幕府时期 (1338-1573),“能”和“狂言”产生,明治维新(公元19世纪后期)以后通称为能乐。 经历了由平民性向贵族化的过渡。 观阿弥(服部清次,结崎清次,1333——1384)和世阿弥(服部元清,1363——1443):观世座 。 能以适合封建武士的艺术口味为目的,多采历史故事,表现被推翻的皇室时代的贵族艺术与新掌权的武士利益的结合。严肃正统,文词雅典考究,风格幽丽柔和。被看成是典雅、庄重、富有幽玄之美的贵族艺术。 三、能的舞台特征及艺术特点 能的文学剧本叫“谣曲”,结构严谨,短小精巧,文辞典雅华丽,讲究韵律,戏剧内容多表现悲剧或正剧故事。 基本结构:序、破、急。 序一段,交待剧情——“次第”、“报名”、“道行” ; 破三段,演绎情节发展——歌舞和问答; 急一段,推进戏剧高潮并显示结局。 演员全部为男性。 角色有: “仕手”、“胁”;“仕手连”、“胁连”;“子方”。演出人数常在6人以下。合唱队 “地谣”。 “复式能” 、“单式能” 能舞台: “目标柱” 、“主角柱”、“配角柱” 、“笛柱” ;“检场柱”或“狂言柱” ;“地谣座” ; “镜板”,俗称“松壁”;三棵小松树 ; “桥廊” ;“镜间” ;“乐屋” ;“白洲” 四方形的框架。 能乐的表演艺术:念、唱、做、舞。 细腻优美,具有写意性和程式化特点。 假面艺术。 演员的表演还常常和使用某些简单的道具结合起来:手杖、弓箭、扇子。 能乐在总的倾向上,是反映了室町幕府时期贵族阶级的没落情绪。 四、能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每一次演出一般都是演五出能,中间加演四出狂言。 “胁能”(“神事能”) “修罗能” 假发戏,叫做“女能”(“鬟能”) “狂能” “尾能” (“鬼能”) 能剧的题材范围广泛,主要取材于民间传说、《源氏物语》和中国历史故事。 单式能 《熊野》(世阿弥 ) :平宗盛、熊野 都城虽惜春花老, 东国无奈落花愁。 戏的主旨:通过感伤的吟唱和美妙的舞姿,表现一个内心幽怨的女子的诗化情绪。 世阿弥(服部元清,1363——1443) :《花传书》(即《风姿花传》)、《花镜》、《能作书》等十六部秘传书 。 唯美而柔和之风姿,乃“幽玄”本体。 ——《花镜》 第二节 日本式的滑稽短剧——狂言 一、狂言的形成与发展 “狂言”,日本古典剧种之一﹐创始于室町时代(1392~1573)初期﹐于江户时代(1600~1867)发展成熟。原在能剧演出的间隙中插演﹐所以能和狂言合称为能乐。它充分地保留了民间气息,是一种以幽默、纯朴、浑厚、机敏为基调的庶民艺术。保持着嘲讽、揶揄、针砭、讥诮的生命力。不避俗语,追求喜剧效果,反映现实生活。二战后﹐狂言逐渐摆脱对能剧的从属地位﹐趋向于独立演出。 狂言和能比较 能发展成为歌舞剧﹐演员均戴面具演出﹐文辞典雅华丽; 狂言是通俗白话。 能多写悲剧性的故事;狂言只是表现喜剧性的生活片断。 能多描写过去的事;狂言则反映现实生活。 能主要是歌颂贵族英雄勇将;狂言专门嘲笑大名和僧侣。 能受到武士贵族阶级的支持,成为贵族阶级的专有物;而狂言在广大的人民中间广为流传——庶民的戏剧 。 在能里,没有特别尖锐的矛盾冲突。而狂言中的矛盾冲突是十分尖锐、十分明确的。在能里,配角是主角的助手,而在狂言里,配角必是主角的对手。 师徒之间口传——备忘的剧情纪要﹐由演员在台上即兴发挥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