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全球统一制度)第四修订版第四部分环境危险
Copyright@United Nations 2011
第 4 部 分
环 境 危 险
Copyright@United Nations 2011
Copyright@United Nations 2011
第 4.1 章
危害水生环境
4.1.1 定义和一般考虑事项
4.1.1.1 定
急性水生毒性,是指物质本身的性质,可对在水中短时间接触该物质的生物体造成伤害。
急性(短期)危害,就分类而言,系指化学品的急毒性,对生物体在水中短时间接触该化学品,对
生物体造成的危害。
物质的可用性,是指该物质成 可溶解或分解物种的程度。金属可用性,则指金属(M)化合
物中的金属离子部分可以从化合物(分子) 的其余部分分解出来的程度。
生物利用率,是指物质被生物体吸收并在生物体内一个区域分布的程度。它取决于物质的物
理化学性质、生物体的结构和生理机能、药物动力学和接触途径。可用性并不是生物利用率的前
提条件。
生物积累,是指物质经由所有接触途径( 即空气、水、沉淀物/泥土和食物)被生物体吸收、转
化和排出的净结果。
生物浓度,是指物质经由水传播接触被生物体吸收、转化和排出的净结果。
慢性水生毒性,是指物质本身的性质,可对在水中接触该物质的生物体造成有害影响,接触
时间根据生物体的生命周期确定。
复杂混合物,或多组分物质或复杂物质,是指由不同溶解度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单个物质复杂
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在大部分情况下,它们可以描述 具有特定碳链长度/ 置换度数目范围的同
系物质。
降解,是指有机分子分解为更小的分子,并最后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盐类。
ECx ,产生 x%反应的浓度。
长期危害,对分类而言,系指化学品的慢毒性,对在水生环境中长期暴露于该毒性所造成的
危害。
NOEC (无显见效果浓度) ,系指试验浓度刚好低于产生在统计上有效的有害影响的最低测得
浓度。NOEC 不产生在统计上有效的应受管制的有害影响。
4.1.1.2 基本要素
4.1.1.2.1 统一制度内使用的基本要素是:
(a) 急性水生毒性;
(b) 慢性水生毒性;
(c) 可能或实际形成生物体内积累;和
(d) 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或非生物) 降解。
4.1.1.2.2 最好使用国际统一的试验方法得到的数据,但实际上,如果国家方法得到的数据
被认 等效,也可以使用。一般来说,淡水和海洋物种毒性数据可被认 是等效数据,这些数据
- 211 -
Copyright@United Nations 2011
最好根据优良实验室做法(GLP) 的各项原则,使用经合组织试验准则或等效试验准则获取。如果
没有这样的数据,那么分类应当以最好的现有数据 基础。
4.1.1.3 急性水生毒性
急性水生毒性一般使用鱼类 96 小 LC50(经合组织试验准则 203 或等效试验准则) 、甲壳纲
物种 48 小 EC50 (经合组织试验准则202 或等效试验准则)和/或藻类物种 72 小时或 96 小 EC50
(经合组织试验准则 201 或等效试验准则)确定。这些物种被认 是所有水生生物的替代物,而且
如果试验方法学适合,也可以考虑诸如浮萍之类的其他物种数据。
4.1.1.4 慢性水生毒性
慢性毒性数据不像急性数据那么容易得到,而且各种试验程序也没有那么标准化。根据经合
组织试验准则 210(鱼类早期生命阶段)或 211(水蚤生殖)和 201(藻类生长抑制)产生的数据是可接
受的(另见附件 9 第 A9.3.3.2 段) 。也可使用其他经证明有效并得到国际认可的试验。应使用
NOEC 或其他等效的 EC 。
x
4.1.1.5 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