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气候变化博弈中的碳边界调节措施
世界政治 2010年第 7期
全球气候变化博弈中的
碳边界调节措施研究*
东 艳
碳边界调节措施是涉及气候变化和国际贸易两 个领域的重要
题, 作为高排放国家以及出口大国之一, 中国无疑是美国欧盟碳边界调节措施提议和
针对的最主要潜在目标国以碳边界调节措施的发展演进为线索, 作者分析了碳边
界调节措施提出的背景相关概念及其政治经济效果基于经济学角度的分析表明,
碳边界调节措施无法同时解决竞争力和碳泄漏 题, 故贸易政策不是解决气候变化
题的有效手段在国际层面, 碳边界调节措施体现了在当前国际分工体系造成的生产
和消费分离状态下, 各国在碳排放归属和责任承担方面的利益矛盾在一 个经济体内
部, 碳边界调节措施的提出是相关利益集团和拥有特定政治经济目标的政府之间相互
博弈的结果中国除了应准确理解碳边界调节措施的内涵和意义之外, 还应重视可
比性 题, 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坚持消费者责任原则, 要求发达国家在实施碳边界调
节措施的同时进行资金和技术转移, 同时也要客观地看待中国在气候变化博弈中的角
色
气候变化; 碳边界调节措施; 碳关税; 减排
东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北京
邮编: 100732)
D815 A 1006 - 9550 ( 2010)
07- 0065- 18
* 2010 5 28
,
, ( Aaron Cosbey)
( Kateryna H ol er)( John W halley) , ,
65
全球气候变化博弈中的碳边界调节措施研究
, ,
,
,
,
2005
, ,
, ,
, ( carbon leakage)
, 2006 11,
,
,
E. ( Joseph E Stiglit ) ,
2007,
,
,
2009, ,
, ,
2009 6 26,
(W axm an - M arkey B ill,
HR 2524) , 2020,
Joseph E Stiglit , A N ew Agenda for G lobal W arm ing, Th e E conom ists Voice, Vo.l 3, Issue 7, 2006;
W orld Bank, Internationa l Trade and Clmi ate Chang e: E conom ic, L eg al, and Institutional P ersp ectiv es, W ash ington
D. C. , 2007.
66
2010年第 7期
,
12, ,
2009,
,
,
2010 4,
2010 6 30,
( 2013- 2020) ,
,
,
,
? ? ?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