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习题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蜡烛》习题1

《蜡烛》习题 1、巩固训练 (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偷袭(xī) 企图(qǐ) 佛晓(f5) 瓦砾(lì) B、地窖(jiào) 耸立(sōng)更夫(gèng) 炮弹(dàn) C、遮奄(yǎn) 匍匐(fū) 交叉(chā) 肋(yè)窝 D、屏障(píng)肃穆(mù) 静默(m7) 鞠躬(jū) (2)解释词语 永垂不朽: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3)下面一段话语句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 ②她的结婚的花烛。 ③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 ④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⑤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 A、①⑤③②④ B、⑤①③②④ C、①⑤②③④ D、⑤①②③④ (4)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采纳并征求了我们的意见。 B、具有健康的体魄,是关系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多作贡献的保障。 C、乡情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声。 D、难道你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正确的吗?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有些人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不认真做过一件事。 B、历史上成绩卓越的人物,在学习上无一不是刻苦认真,废寝忘食的。 C、东山岭上古木参差,奇石耸立,天然成趣,真是巧夺天工。 D、青年人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天尤人。 2、文学常识填空 (1)《蜡烛》一文的作者是 国的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 ,“蜡烛”的象征意义是 。 (2)阅读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分析人物的 、 、 和 ,从而看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阅读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分析事件的 、 和 ,从而了解事件的意义和影响。阅读写景状物的记叙文,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的 进行描绘的,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问题。 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这一段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几句话中你听出了哪三种信息? 4、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题。 a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妇女。显然她在独自沉思,b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着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笑起来。老兵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去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c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综观全文,加线句子a包含了哪些信息? (2)读加线句子b思考:数数的声音是否真的盖过了火车声?为什么? (3)读加线句子c思考:车厢里为什么“静得可怕”? (4)上文的主题是( ) A、反战 B、爱国 C、称赞勇敢 D、歌颂奉献 参考答案 1、(1)D (2)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长久流传,永不磨灭。 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精神疲乏,气力使尽,形容极度疲劳。 (3)B (4)D (5)C 2、(1)前苏联;西蒙诺夫;老妇人(老玛利·育乞西);象征母亲的眼泪 (2)语言、行动、心理、外貌;起因、发展、结果;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