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章 培养基灭菌和空气除菌
教研室:生物工程 教师姓名: 余有贵
课程名称 发酵工艺学 授课专业及班次 09级食品科学与工程方向 授课内容 培养基灭菌和空气除菌 授课方式及学时 讲授与自学、8H 目的要求 掌握培养灭菌的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基的湿热灭菌、空气的介质过滤除菌
(2)教学难点:培养基连续灭菌与空气的介质过滤除菌的流程选择 讲授内容及
时间分配 (1)灭菌的意义和方法
(2)培养基的湿热灭菌
(3)空气的除菌
(4)无菌检测及发酵废气废物的安全处理 参考资料 (1)田洪涛.现代发酵工艺原理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余龙江.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俞俊棠,唐孝宣等.新编生物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姚汝华主编.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第二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教学过程
一、灭菌的意义和方法
1、灭菌的意义
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例如各种高温灭菌措施等。
保证纯种发酵,防止杂菌和噬菌体污染。
消毒是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的措施。
2、灭菌的方法
(1)火焰灭菌:接种时使用, 灼烧是一种最彻底的干热灭菌方法,但它只能用于接种环、接种针等少数对象的灭菌
(2)干热灭菌法:适于灭菌后要求保持干燥状态的物料,将金属制品或清洁玻璃器皿放入电热烘箱内,在150~170℃下维持1~2小时后,即可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在这种条件下,可使细胞膜破坏、蛋白质变性、原生质干燥,以及各种细胞成分发生氧化。
(3)湿热灭菌法: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细胞在60℃左右处理5~10min后即可杀死;酵母菌和真菌的孢子稍耐热些,要用80℃以上的温度处理才能杀死;而细菌的芽孢最耐热,一般要在120℃下处理15min才能杀死。
工业生产上广泛使用,常用120℃,20-30min。
(4)射线灭菌法:适于表面灭菌,紫外线波长在2600埃左右灭菌效力最强,一般用30瓦紫外灯照射20-30min
(5)化学药剂灭菌:
1)0.1%-0.25%的高锰酸钾溶液:皮肤消毒
2)2%-5%漂白粉:用具和车间环境的灭菌
3)70%-75%酒精溶液:皮肤和玻璃器皿表面灭菌
4)0.25%新洁尔灭: 皮肤、小器皿表面和车间的灭菌
5)0.5%甲醛:用于无菌室、空罐和车间空间的灭菌,10ml/m3,6-12h
(6)高压静电灭菌:应用于空气的灭菌
(7)介质过滤除菌:滤除血清和抗生素溶液内的微生物和空气过滤除菌。
二、培养基和设备的湿热灭菌
1、湿热灭菌的原理
1.1概念
致死温度:杀死微生物的极限温度。
致死时间:在致死温度下,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热阻:微生物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的致死时间性,表示微生物对热的抵抗力。
1.2原理
湿热灭菌的基本原理:湿热灭菌是直接用蒸汽灭菌。蒸汽冷凝时释放大量潜热,并具有强有强大的穿透力,在高温和水存在时,微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极易发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变性,致使微生物在短时间内死亡。
用蒸汽加热的方法对培养基灭菌的要求是:既要达到一定的灭菌程度,又要尽量减少营养成分的破坏。
1.3微生物的热死规律----对数残留定律
对数残留定律:微生物的死亡速率dN/dθ与任何一瞬间残存的活菌数成正比,即
dN/dτ=KN
式中:N----活菌数(个/ml)
τ----受热时间(S)
k----比死亡速率(S-1),与微生物种类和加热时间有关
在恒温下,当τ=0,N=N0时,可得:
理论灭菌时间
τ =(2.303/k)log(No/Ns)
????τ-- -灭菌时间(秒)
??? k---比死亡速率,与菌的种类和加热温度有关(s-1)
??? No---灭菌开始时,污染的培养基中杂菌个数(个/ml)
Ns---经过灭菌时间τ后,残存活菌个数(个/ml)
1)杂菌虽然是一个复杂的高分子体系,但其受热被杀死,主要原因是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这种反应属与单分子反应,因此杂菌在一定温度下受热死亡也遵循单分子反应方程。
2)从上式可知:要做到绝对无菌,即N=0,则时间τ将无限大。故在实际计算中取N=10-3,即每处理1000批中只残留一个活菌数,该值在工程上已足够了。
1.4 灭菌温度与菌死亡反应速度常数的关系
k=Ae-⊿E/RT
式中:K——菌死亡的速度常数(s-1),当反应物的浓度为单位浓度时,则反应速度常数在数值上等于反应速度
△E—活化能,J/mol
A——阿累尼乌斯常数(s-1)
R——气体常数(8.314J/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TG-T-5190-2019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doc
- 房产勘察与带看.ppt VIP
- 学习小窍门教案 .pdf VIP
- PLA 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第2019007期)-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pdf VIP
- 公司法修订背景下禁止财务资助规则的构建与完善.docx VIP
- 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开发政策梳理.docx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24-2025年《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考试题库测试题目竞赛试卷2份(有答案).pdf VIP
- ATV630_650变频器编程手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