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诚信原则对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
钱玉林 扬州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
关键词: 民法/缔约过失/诚信原则/裁判依据 civil law; negligence in concluding a cont ract; the princip le of good faith; basis of ruling
内容提要: 对缔约过失行为的规范已越出了契约法则或侵权行为法则的范畴, 应由诚实信用原则这一一般条款予以调整, 并赋予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来实现。我国《合同法》上的有关规定十分明确地揭示了缔约过失责任行为的本质, 解决了《民法通则》未能解决的法律适用问题, 并明确了诚实信用原则为缔约过失责任的裁判依据。 To rule the act ion of negligence in concluding a cont ract is beyond the area of either contract law ortort law. It may be regulated by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as a general clause, and may be imp lemented by judgesvested with discretion. Related provisions have definitely revealed the essence of the action of negligence in concludinga cont ract in Cont ract L aw of the PRC w h ich has also reso lved the p roblem of law app licat ion not stimulated in General Princip les of the Civil Law of the PRC. Moreover, it po ints out that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is the basis by which the judges may rule these cases relevant to the action of negligence in concluding a contract.
“缔约过失”一词, 是由德国法学家耶林( I2hering) 首创的, 并由《德国民法典》确立为法律上的概念。此后大陆法各国受其影响, 纷纷通过立法、判例、司法解释等形式, 承认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并在司法实务中予以应用。但司法裁判上对于缔约过失科以责任的法律依据, 则颇有争议。本文试图作一探讨, 供商榷。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
对几种学说的检讨
因缔约过失而导致相对人的损害, 如果法律任凭其发生而置之不理, 则必然招致人们对法律公平正义精神的怀疑。但从何确立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 实则又向传统契约法原理提出了重大挑战。对于违反契约准备阶段的注意义务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将在判定契约责任始期时,反省形式上意思表示相一致的时间所具有的意义, 进而对契约责任的根据提出疑问。”〔1〕(137) 确实, 现时的法律并没有给我们提供有关这一问题的现存答案。正如德国民法典第一草案的立法理由书所明白指出的那样, 在缔约之际因过失不法侵害他人权益, 应属于侵权行为还是对契约义务的违反, 是一个法律解释的问题, 应由判例学说加以决定。〔2〕目前, 学说和判例上的主张归纳起来大抵有3 种, 分述如下:
1、法律行为说。认为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是当事人后来订立的契约。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的磋商行为本质上已构成一种法律行为, 尽管当事人意欲订立的契约后来并未成立, 但在缔约之际的磋商行为使得当事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准备的法律关系”, 这种法律关系具有类似契约的性质, 而缔约过失责任不过是违反此法律关系的后果, 因此, 缔约过失行为本质上应视为违反约定的“先契约义务”的违约行为。〔3〕(81) 德国最高法院曾在亚麻地毡案中支持了这种观点。
2、侵权行为说。认为缔约过失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侵权行为, 它违反了不得侵害他人财产权益的法定一般义务, 并且完全符合侵权行为的一般构成要件, 行为人依法承担的赔偿责任应属于侵权责任, 故“因缔约上过失致生损害, 系属侵权行为法律规范的范畴”。〔3〕(80) 此说在《德国民法典》制定后的十年内, 曾占主导地位。法国有不少学者援引《法国民法典》第1382 条关于侵权行为的规定, 支持这一说法; 美国学者则认为, 法院援引《合同法重述》第90 节判决要求承担赔偿责任的行为, 其性质为侵权行为。〔4〕(189)
3、法律规定说。认为缔约过失行为本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