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绘画史论文选读》陈葆真
《中國繪畫史論文選讀》
陳葆真
2011年 1 月 24 日修訂
課程大綱 :
本課程目的在訓練學生研讀中、外學者所作、有關中國繪畫史的重要論文。
其範圍包括: 1.研究方法;2.史學史;3.風格;4.人物畫;5.山水畫;6.畫論;7.
台灣美術;8.鑑賞與收藏,及 9.裝裱等九項議題。授課方式著重讀書報告及批評
討論,目的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分析、組織、表達及批評能力。選修者必需修
過《中國美術史》課程。評分辦法依隨堂口頭報告與期未書面報告綜合審定。參
考書目見附件。
參考書目 :
第一週 導論:中國繪畫史的內涵與研究方法
經驗之談:
1. 陳葆真,〈藝術史研究三十年感言〉,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
研究所網頁 .tw/
2. 陳葆真,〈我曾經也是一個研究生〉,《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
民教育研究所,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九十四學年度教育
專題集刊》,(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2006 ),頁40-44 。
3. 陳葆真,〈一九七○年代故宮寫真〉,《八徵耄念— 國立故宮
博物院八十年的點滴懷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6 ),頁93-108 。
4. 陳葆真,〈中國人文藝術教育傳統及其二十一世紀的意
義 〉,收於黃俊傑編,《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
調融(一) 》(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2 ),頁355-380 。
第二週 中國繪畫史學史(一):傳統繪畫史的研究
1.陳葆真,〈中國繪畫研究的過去與現在〉,《漢學研究通訊》,2009 年 8 月,
28 卷,3 期,頁 1-16 。
2. Susan Bush Hsio-yen Shih, Early Chinese Texts on Painting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 18-24, 45-48, 89-93,
1
241-245 。對照俞劍華,《中國繪畫史》(1937 初版;台北:商務,
1970 再版)
3. 中國書畫全書(上海:中國書畫出版社,1988-1996), 10 vols.備參。
第三週 中國繪畫史學史(二):近代中國繪畫史的寫作(中文)
1. 余輝,〈徐邦達在學術史上的意義─從顧頡剛古史辨派談起〉,《故宮
博物院院刊》,2010 年 6 期,(總 152 期) ,頁28-53 。
2. 石守謙,〈文化史範疇中畫史五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編,《民國以來
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1992 ),上冊,頁
159-177 。
3. 石守謙,〈探索中國美術史研究的新境〉,《當代》(1990),45 期,頁
12-22 。
4. 楊新、高居翰,〈中國畫鑒賞〉(一)(二),收於楊新等合著,《中國繪畫
三千年》(臺北:聯經,1999),頁1-5 ;6-12 。
第四週 中國繪畫史學史(三):國外研究中國繪畫史的概況(英、日文)
1. 古原宏伸,〈近八十年來的中國繪畫史研究的回顧〉,《民國以來國史研
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前引書,上冊,頁 541-551 。
2. 方聞著(石守謙譯),〈西方的中國畫研究〉,《故宮文物月刊》(1986),
12 月,45 期,頁 4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