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为了要生存会产生生活上的需求-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DOC

人类社会为了要生存会产生生活上的需求-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社会为了要生存会产生生活上的需求-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DOC

布農族傳統童謠的神話色彩 薛文燕 ( 中興大學中文系在職專班 摘 要 童謠是孩子最初的啟蒙歌謠,用一雙最單純、最原始、最直觀的雙眼來解釋周遭的世界,是人類原始智力的表現,具有源源不絕旺盛的生命力及創造力。換句話說,童謠是人類蒙昧時代的樸初思想,而神話則是人類遠古時代的原初思想,原始人藉由神話來理解充滿未知神秘的世界,就如同孩童藉由童謠理解廣大未知的世界;透過神話人本能的好奇心得到滿足,並可以除去恐懼、減少疑慮安身過日,童謠對於孩童亦有相同之作用。透過神話可看見一個民族集體的潛意識,並發現一個民族的行為基模,以及對自然現象的理解方式。本文介紹四首具有神話色彩的布農族童謠,並敘明童謠背後之布農神話故事,並分析童謠中的神話色彩,分為四項來探討: 序論 布農族傳統童謠 童謠的神話思維 布農童謠的神話色彩 由【啄啄公雞】探討食物來源神話 由【過來太陽】探討射日及祭典由來神話 由【似藤的植物】探討部落英雄神話 由【阿布斯該】探討人變鳥神話 結論 關鍵詞:布農族、童謠、神話、傳說故事 緒論 布農族傳統童謠 布農人稱童謠為『sintusauc uva-az』,意思為『小孩子唱的歌』,根據布農語言分析『sin-tusauc』是歌謠的總稱,是由『sin』及『tusau』合成,『sin』是前綴詞,而『tusau』是唱歌之意, 後面『uva-az』意指小孩子,所以小孩子唱的歌,或是唱給小孩子聽的歌,就叫『sintusauc-uva-az』即是布農族所謂的童謠 。 在布農族傳統童謠中充滿濃濃的原始時代風味、描述布農狩獵農耕之生活,歌詞唱道『我們走了,我們走了,我們一起走到山的那一邊去,越過山嶺,經過斷崖,穿過瀑布,好不容易走到了設置陷阱的地方,卻發現獵物被狐狸吃掉了,剩下的腐爛屍體還爬滿了蛆,且吃得肥肥的。』隱藏於歌詞中具象、直觀、氣味原始思維方式,有著原始、簡單、單純的信仰,充滿著精靈神祕的感應,用原始古老的南島語言,悠悠的傳述著人類古老久遠的夢。 布農傳統童謠所建構的萬物有靈的世界,是人類年輕、單純的想法,都是以朋友的口吻跟動物萬物說話『過來呀螢火蟲! 過來呀螢火蟲! 那邊的水很苦,這邊的水很甜,過來過來過來呀螢火蟲!』布農族對自然界如動物、植物、土地或石頭等有生命與無生命都一樣有精靈,布農人都稱之為『Hanido』,在布農族人的觀念中,他們不認為那是神話,而是真正相信人跟萬物的靈魂是可以溝通的。例如打獵前會將韭菜塗在槍口上,動物就會聞著香氣而來,並唱到:『所有的山鹿都朝鎗支的方向來吧! 所有的山羌都朝鎗支的方向來吧! 所有的雲豹都朝鎗支的方向來吧! 所有的山羊都朝鎗支的方向來吧! 所有的野牛都朝鎗支的方向來吧! 所有的熊都朝往鎗支的方向來吧! 都朝鎗支的方向來吧!』巫術交感的思想透過歌聲跟所有動物的靈魂對話。莫蘭在《迷失的典範:遺忘的天堂、人類生物學》中說到: 現在死亡的不是人的概念,而是關於人的孤立心態,包括切除自己跟自然的關係,必須死亡的是人類對自我理性庸俗崇拜心態……,此外,人類不能自我窄視以及合理化人屬觀點,同時必須注意到還有神話、舞蹈、歌頌、愛情、歡喜、死亡、狂浪不拘和運氣。 反觀現今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越來越疏離,人不再是在大自然中生活,而是生活在資本主義所建構的世界中,永遠有滿足不了的物慾,心靈卻是空虛的。與布農族的生存哲學有很大的差異,死亡指的是人孤立於自然萬物的狀態,不去聆聽自然的聲音,不照自然的規律生活,而只相信甚至崇拜自我理性邏輯所建構的世界,自我宰視的世界,將人屬的觀點合理化,而忽略了從自然萬物的出發的觀點,看似不合邏輯但卻是直觀的、行動的、感應的,舉凡神話、歌謠舞蹈、歌頌、愛情、歡喜、死亡、狂浪不拘和運氣等,是可以增進人與大自然的關係。 童謠中神話般的空間有萬物的精靈穿梭於其中,那是屬於人類古老的記憶,屬於富有想像力童年時代,那是有著美好樸素的感情年代,更是一個有感覺的年代,有著農耕時代的寧靜,有著狩獵時代的歡暢,更有著純真時代寧靜的盼望,緩慢地訴說著逐漸被遺忘、悠遠而古老的神話歷史與生活,同時卻又傳達著樸初時代人類充滿想像力極其年輕的世界,原始而單純的思維如純淨的兒童般,如此古老又年輕的歌曲,是布農族傳統童謠的迷人之處。 童謠的神話思維 李福清教授於《從神話到鬼話》中提到對於古老的神話傳說,布農族人都稱為『halihabasan』意思是古老的事,並將神話時代稱為『minpakalivan』意思是神奇時代或遠古時代。 原本在布農族神奇的時代中『布農族的婦女們是不用天天樁米煮飯的,因為她們只要拿一粒小米放到鍋子裡去煮,就可以煮出全家人要吃的飯。但是,有一個懶惰的女人不想天天煮飯,她想,如果一次放一鍋小米去煮,那不就可以煮出一大鍋飯,很久都不用煮飯了?於是她就在鍋子裡放了整整一鍋小米去煮,想要偷懶。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