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0讲现代中国对外关系教案
第10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纲展示:(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热点提示:(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4)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风雨历程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的局面。
2.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1)“另起炉灶”
含义:不承认国民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意义: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含义: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意义: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3)“一边倒”
含义: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意义: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思考] 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否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相矛盾?
提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一边倒”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只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3.外交成就
(1)第一次建交高潮: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17国建交;1949年12月,毛泽东出访苏联,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时间:首次提出是1953年周恩来总理会见印度代表团时。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思考] 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提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内容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成果 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意义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点拨] “求同存异”的含义
“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二是指与会国家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共同任务。
“异”: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存在差异。
“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
问题1: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材料一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摘编自《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三大决策”产生于“革命与战争”年代和“冷战时期”,而今国际形势已剧变至“和平与发展”年代和“后冷战时期”,这导致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不断相应地进行调整,今昔自然不能相比。然而,三大决策毕竟是新中国一笔重要的外交遗产。
——《新中国外交的“三大决策”》
(1)材料一中“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什么特点?新中国“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三大决策”?如何理解“三大决策毕竟是新中国一笔重要的外交遗产”?
[信息解读] 材料一反映出在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的国际背景下,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说明三大外交政策适应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其具体的实施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尝试解答] (1)特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形成并对峙。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三大决策”:“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理解: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屈辱外交,灵活处理了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为新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问题2: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余英}.ppt
- 冷疗和冷冻疗法20121006.ppt
- 冷却系水温过高的故障分析和诊断.ppt
- 冷藏、冷冻药品储存与运输管理.ppt
- 冷轧不锈钢工艺介绍{重要参考}.ppt
- 冷轧职工技术培训教材{平整}.doc
- 冷热处理(fluent甲烷燃烧计算).ppt
- 冷雨{修改}.ppt
- 冻死的青蛙一一南通二模作文审题详解(原创).ppt
- 冷静和克制.ppt
- 2025年大学《考古学》专业题库—— 古代文明的考古学遗产保护.docx
- 2010浙G22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docx
- 2025年大学《生态学》专业题库—— 碳循环与生态系统的气候调控.docx
- 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年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题库—— 太空测绘与天文观测技术.docx
- 舆情预警体系-洞察与解读.docx
- 认知行为干预模式-洞察与解读.docx
- 智能造船工艺优化-洞察与解读.docx
- 溃疡的免疫炎症模型-洞察与解读.docx
- 2025年大学《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题库—— 气象预警系统的建设与管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