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稻品种审定公告-南方水稻品种区试网.DOCVIP

2014年国家稻品种审定公告-南方水稻品种区试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国家稻品种审定公告-南方水稻品种区试网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01 品种名称:陵两优7717 申请者: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 育种者: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H750S×HY717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1.5天,比对照株两优819长2.8天。株高82.1厘米,穗长18.7厘米,亩有效穗数22.7万穗,穗粒数105.0粒,结实率85.8%,千粒重26.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白背飞虱7级;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1.5%,长宽比2.6,垩白粒率96%,垩白度21.6%,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1%。 产量表现:2011年参加早籼早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6.5千克,比对照株两优819增产5.2%;2012年续试,平均亩产498.9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10.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2.7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7.9%;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3.1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4.2%。 栽培技术要点:1.软盘旱育抛秧3月25日左右播种、水育秧3月底前后播种,大田亩用种量2~2.5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2.软盘抛秧3.1~3.5叶抛栽,水育秧5叶期移栽,栽插密度16.5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2~3粒种子苗。3.需肥水平中等偏上,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后期严控氮肥,中等肥力田块亩施25%水稻专用复混肥35千克作底肥,移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亩追施尿素7.5千克,幼穗分化初期亩施氯化钾7.5千克,后期看苗适当补施穗肥。4.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以湿为主,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期以润为主,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5.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江西、湖南、浙江、安徽南部、湖北南部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02 品种名称:株两优39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株1S×中早39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0.3天,比对照株两优819长1.6天。株高86.1厘米,穗长17.9厘米,亩有效穗数21.4万穗,穗粒数109.2粒,结实率86.9%,千粒重25.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8,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7级;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感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4.3%,长宽比2.4,垩白粒率97%,垩白度20.4%,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1%。 产量表现:2011年参加早籼早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1.9千克,比对照株两优819增产4.3%;2012年续试,平均亩产486.2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7.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4.1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6.0%;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2.9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6.3%。 栽培技术要点:1.秧田亩播种量15千克,大田亩用种量2千克。2.秧龄不超过30天。3.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4.移栽和抛秧时保持田间水层l~2厘米,亩总苗数达23~25万时,及时落水晒田。5.播种前药剂浸种,防恶苗病;注意及时防治螟虫、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江西、湖南、浙江、安徽、湖北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03 品种名称:陆两优173 申请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陆18S×R173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0.7天,比对照株两优819长2.0天。株高88.0厘米,穗长19.5厘米,亩有效穗数21.4万穗,穗粒数104.8粒,结实率84.6%,千粒重27.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白背飞虱5级;中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中感白背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4.0%,长宽比3.1,垩白粒率86%,垩白度14.6%,胶稠度5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8%。 产量表现:2011年参加早籼早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9.2千克,比对照株两优819增产3.7%;2012年续试,平均亩产476.4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5.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7.8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4.7%;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7.4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3.0%。 栽培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