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中外诗歌四首》导学案2
《中外诗歌四首问题导学
1.《致橡树》中作者站在女性视角反对的爱情观有哪几种?她提倡什么样的爱情观?
2.《小花》一诗中,诗人围绕书中一朵干枯的小花展开了联想。说说诗人想到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公园里》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是采用什么方式展开的?
4.《当你老了》诗中自始至终流露着淡淡的哀伤,试作分析。
自主探究
这四首中外诗歌,用含蓄的形象、细腻的笔触、富有魅力的语言,告诉了人们爱情的真谛,你读后得到哪些启示?请对这四首诗歌分别进行概括。
文法导析
1.《致橡树》
(1)内心独白式抒情。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
(2)象征手法。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征服。
2.《小花》
取材小巧,感情细腻。
选取的意象是常见的、不起眼的一朵小花。然而,小花却使人充满了种种离奇的遐想,让人努力回忆过去的事情,深深地思考过去。小诗的魅力就在于小中见大,读后发人深省,让读者脑海中还会装满那一个个问号,充满着美丽而忧伤的遐想。
3.《公园里》
构思巧妙。
它的构思称得上妙手偶得。从“在冬日朦胧的清晨”开始,层层递进如玉落水中漾开的波纹。一般的爱情诗,大约只会终止在“蒙苏利公园”之处,但诗人在内心一股由来已久的柔情激发中顺流直下,使作品意象连绵如重山、阔大如宇宙,完成了作品的最大可能值。将 “你吻了我/我吻了你”放在全篇中间的位置上,也颇具匠心:前后两部分语句相对均衡,整体上富于语势变化。
4.《当你老了》
对比手法的运用。
运用对比的手法,在诗的第二节中“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脸上痛苦的皱纹”,“只有一个人”对比“多少人”,提升了情感的力度和分量。
技法导练
导练目标
请运用化大为小的写作方法,以“聆听”为话题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素材积淀
话题集锦
(1)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缘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舒婷《致橡树》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等话题中。
(2)普希金在他的《致大海》中向世人庄严宣誓:用诗人的激情战斗,即使换来的是溪流般的磕磕碰碰,也绝不回头;目光指向大海的自由与光明,用生命刻在剑锋上的光芒,追求至高无上的爱情,即使命丧黄泉,也依然活在情深处。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等话题中。
佳作片段
陶潜在污浊的官场中读懂了自己,读懂了自己的放浪与清高注定不能见容于黑暗的衙门,读懂了自己“性本爱丘山”的情怀,于是便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佳句。
鲁迅从国人的麻木中读懂了自己,读懂了自己注定要担负起唤醒民族之魂的伟大使命,读懂了自己心灵深处不屈的民族气节,于是便有了弃医从文的选择,成了堪称民族脊梁的中华文学之魂。
他们读懂了自己,更读懂了社会;读懂了历史,更读懂了自己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位置。也许并不是每个读懂自己的人都能功成名就,但读懂自我,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一张门票。
文本图解
《致橡树》
《小花》
《公园里》
《当你老了》
提示:用最精练的语言把你当堂掌握的核心知识的精华部分和基本技能的要领部分写下来并进行识记。 :【问题导学】
1.提示:作者认为女性应该反对的爱情观包括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放弃自己的尊严的爱情,单方痴恋而意识不到自身的价值和一味奉献式的爱情。作者提倡的爱情是女子应该和男子处于平等位置,既保持各自的独立个性,又互相扶持,携手并进。既应爱对方的人品,也应爱他的理想与抱负。
2.提示:面对几片夹在书页中已经干枯的花瓣,诗人浮想联翩:这是什么时候,被陌生的还是熟悉的手摘下来的?它被夹在书中,是纪念一次温存的幽会、一场难堪的别离,还是仅仅为了记住森林中一次孤独的漫步?采摘它的人如今在哪里?或许,他(或她)已经不在人世,就像小花枯萎一样?让我们看到诗人感情的细腻、想象的浪漫,更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憧憬。
3.提示:这首诗主要围绕“一个吻”采用了层层联想的方式,从清晨的公园,延伸到巴黎,扩大到整个地球,最后被托举到天上,由一瞬变为永恒,即使有一天人类都不存在了,即使有朝一日地球也成为过去,这个吻,所有的宇宙天体,整个的宇宙,都看到了,它们会默默地记在心里,并会经常向它们目光聚集过的那个地方默默悼念,而且转过身去,像迎接朝阳一样举起双臂,把人类那永恒的精神向无边的宇宙传扬。
4.提示:全诗一开始以想象起笔,想象了一个老年人睡思昏沉地在炉火旁打盹,取下诗集慢慢读诗并慢慢回忆的情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 习题 2.doc
- Unit 6 Section B 课件1.ppt
- 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 教学设计1.doc
- 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 教案.doc
- 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Asia——if引导条件状语从句.ppt
- 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B 习题 1.doc
- 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 课件.ppt
- 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B 习题 2.doc
- 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B 教学设计1.doc
- 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B 教学设计2.doc
- 《 优先回答什么——言语行为中的会话》课件.ppt
- 《ang eng ing ong》教学设计2.doc
-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National Stadium》同步练习2.doc
-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National Stadium》教学设计1.doc
- 《ao ou iu》教学设计2.doc
- 《Cambridge is a beautiful city in the east of England》同步练习2.doc
-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National Stadium》教学设计2.doc
-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National Stadium》教学设计3.doc
-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National Stadium》同步练习3.doc
- 《g k h》教学设计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