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目录录
Content
1
1
2
3
1
2
3
1
2
1
2
3
4
1
2
3
1
2
3
4
5
6
1
2
3
4
1
2
3
1
2
3
1
2
3
4
5
1
1
青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美好到可以理所当然的想入非非。
青春又是一个多么荒唐的词汇,荒唐到无论 如何度过,都不能避免其中的荒唐。
美好而又荒唐的青春,一切都仿佛天经地义,只道当时是寻常。在青春降临的日子里,一切自然而然,如果后来依然如
此,那就是病。
怀念,其实也是一种病。可是,明知这样,又有谁不怀念自己的青春?
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自己中学时代的校友录,一个多年没有联系的同学贴出了他的照片,照片上的他大腹便便,从身材
到表情完全变成了一名中年人。
我突然感到了忧伤,这种忧伤就像在几年前,在老家县城的大街上,看到曾经的同学骑着一辆带着童座的自行车和自己擦
肩而过一样。
我一下想起来,他当初去追一个漂亮的女孩,和人打架,被揍了个乌眼青后咬牙切齿的表情。还想起来,后来我们不在一
个学校了,那年的新年,他冒着大雪跑到我家,只为送一张明信片,上面抄着汪国真的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怕风雨兼
程。
这么多年都过去了,这么多年,好像不是慢慢过去的,而是一下子,就过去了。时间太快了,世界变化太快了,我们的生
活日新月异,就连忧伤都马不停蹄,根本来不及怀念,更来不及反思。
真的,在我二十出头的时候,有个姐姐告诉我,从二十岁到三十岁的这段日子会过得飞快。当时我只是稍有感慨,以 《过
了二十岁就是三十岁》为题写了一首诗,被 《诗刊》所推荐,那期刊物还在家里放着,崭新崭新的,而我,却已经三十岁了。
这是三十岁的我写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二十五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部长篇小说 《动物学》,被文学评论家施战军老师誉
为当代成长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后来电视剧 《奋斗》正火的时候,编剧石康老师也多次向媒体推荐 (在这里,郑重向他们表示
感谢,如果不是他们的鼓励,我肯定不如现在这样勤奋)。和 《动物学》比起来,这部长篇小说耗费了我至少多一倍的时间和
精力,因为我又多吃了五年的盐,至少,有足够的体力流更多的汗和泪。
更重要的是,这五年,我在长了更多的皱纹和白发的同时,也长了更多的脑子,有了更加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更加明晰的
世界观。即便是同样的青春主题,我也不会盲目的赞美,或者肆意的矫情,更不会单纯的怀念。
我在控制我自己,反思我自己。青春值得怀念,更需要反思。怀念,为了那些美好和单纯;反思,为了那些被虚度的岁月
中,夸张的残忍,自私的爱与恨。
坦白地说,在反思的过程中,我每每感到毛骨悚然,可我必须要写。只有这样,青春才可以原谅我们,原谅我们的无知与
冒昧,原谅我们一次次的自以为是。
通常,回忆往事,在流逝的岁月中,记忆逐渐因虚化而美好,这种美好是一种本能错觉,越来越不接近真实,几乎防不胜
防。
我必须尽最大能力去还原。
还原的过程非常痛苦,老实说,写作的过程中,有几次,我真想停下来,大哭一场,哪怕是干嚎几声,释放一下在文字中
抑郁的压抑。可我没有这样做,我只能忍着,我怕一旦释放出来,就不会对自己那么狠了,那么,我试图达到的一切终会徒
劳。
我一再告诫我自己,我是在写青春,不是在写青春痘,就像我自己,那时候脸上可以长青春痘,现在再长痘,只能叫粉
刺。
小说写到一半的时候,我发现里面的人物在我脑子里活了,他们那么生动,让我分不出是真实还是虚构。我不忍心将残酷
的命运凌驾在他们身上,不忍心让他们遭遇屈辱和背叛,遭遇侵犯和暴力,可我知道,成长本身就是一件残酷的事,命运往往
就是这样,让我们无力抗拒。
成长,让我们的牙齿越来越软,内心越来越硬。
硬,并不一定是坚强,有时候,是风化出来的脆弱。
青春依然是那么触目惊心,依然是那么不堪一击。
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这个小说里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到今天,我始终认为,对于青春来说,年代只是一
个大的背景,青春的意义在于它本身。正如我和王朔、姜文肯定不是一代人,却同样能在看 《阳光灿烂的日子》时心潮澎湃。
因为那部电影中有青春的真实活力,因为青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