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选成)》导学案2.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窦娥冤(选成)》导学案2

《窦娥冤》导学案 学习重点 1.记:识记本文重点基础知识和关汉卿的名言。 2.读:学习戏剧通过唱词、科白刻画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及作品的意义。 3.写:把小说中的对话改写成戏剧片段形式。 4.练:正确理解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阅读识记 一、诵记名言警句 文本名句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二、了解文学常识 1.作者及背景 关汉卿,元大都(今北京)人,号己斋叟,约生于蒙古灭金(1234)以前,卒于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著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单刀会》《蝴蝶梦》等名剧。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取材于“东海孝妇”的故事,关汉卿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完成了此剧。全剧为四折一楔子,课文节选的是第三折,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部分。 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其统治地位。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2.文体知识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 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 三、夯实基础知识 1.字正音准(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 (1)单音字 ①错勘(kān)    ②嗟怨(jiē)    ③甘霖(lín) ④盗跖(zhí) ⑤前合后偃(yǎn) ⑥罪愆(qiān) ⑦杳无音信(yǎo) ⑧刽子手(ɡuì) ⑨亲眷(juàn) ⑩桃杌(wù) ?瀽(jiǎn) ?卜儿(bǔ) ?尸骸(hái) ?古陌(mò) ?荒阡(qiān) ?湛湛青天(zhàn) (2)多音字 ①累     ②提 ③旋 ④浆 ⑤埋 ⑥行 ⑦肚 (3)辨形组词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涵咏词义 (1)词义理解 ①错勘:错误地断定。 ②亢旱:大旱。亢,极。 ③罪愆:罪过。 ④顺水推船:也写作“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⑤前合后偃:前俯后仰。 ⑥孤身只影:孤单一人,只有影子。形容孤独一人。 ⑦古陌荒阡:荒凉的地方。 (2)近义词辨析 ①分辨·分辩 辨析 “分辨”指分清辨明,分清事物类别等;“分辩”指用语言辩白,分析辩论。 运用 a.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你必须仔细分辨才能发现他们的不同之处。 b.面对大家质疑的目光,他分辩道:“不是我,真的不是我。” ②须要·需要 辨析 “须要”指一定要。“需要”有两种意思,一是表示应该有或必须有,动词;二是指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名词。 运用 a.写文章须要真实、准确。 b.大家很需要你,你还是去吧。 c.你有什么需要就尽管说。 四、速读感知课文 1.窦娥在临刑前发出了哪三桩誓愿?请简要概括。 答:  答案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2.课文是通过哪几个场景来刻画主人公窦娥形象的?请简要归纳。 答:  答案 法场路上痛斥天地,法场与婆婆诀别,行刑前三桩誓愿,死后两桩誓愿应验。 读写探究 一、重点突破 1.本课节选为《窦娥冤》第三折,情节结构有何特点? 我来答题   我来规范   答案 ①本折戏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窦娥谴责天地鬼神,第二部分是窦娥与婆婆诀别,第三部分是窦娥发下三桩誓愿。这三部分有张有弛,疏密相间,富有鲜明的艺术节奏。 ②一开幕刽子手摇旗提刀,监斩官厉声吆喝,再配上缓慢沉闷的锣鼓声,舞台一片阴森紧张的氛围。窦娥披枷戴锁登场,呼天抢地地悲诉怒斥,更增强了悲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