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毛泽东运筹北宁线
1.关门打狗——封闭蒋军在东北的战略构想
毛泽东早就看准了东北。
1948年2 月初,在白雪覆盖的陕北米脂县杨家沟,毛泽东起草了致
东北野战军
林彪 (司令员)、罗荣桓 (政委)、刘亚楼 (参谋长)的密电,阐
发了要求他们把
作战的重心移向北宁线,南下北宁线,截断敌军由陆上退往关内的
通路,封闭蒋军
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战略构想。他指示东北野战军领导人:“你
们应准备对付敌
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蒋介石曾考虑过全部撤退东北兵力至
华北,后来又决
定不撤。这主要是因为南线我军尚未渡过长江及北线我军尚未给蒋
军以更大打击的
缘故。但最近你们已连续取得几次大胜仗,如果你们再有几次大胜
仗,杨罗杨出平
绥、出冀东,南线我军又有积极行动,蒋军从东北撤退可能性就将
突然增长,其时
间可能在夏季,或更早一点。因此你们应准备于一个月内完成现地
区之作战,而于
一个月以后再进行一个战役 (包括打几仗),然后进入休整,准备
应付上述可能的
新形势。但不知部队情况许可这样做否。你们上次电报曾说锦州方
向无仗可打,该
方向情况究竟如何。如果我军能完全控制阜、义、兴、绥、榆、
昌、滦地带,对于
应付蒋军撤退是否更为有利。”
毛泽东的战略决策已经成熟,他提出:“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
8
以封闭蒋军
在东北加以歼灭为有利。”
毛泽东认为,东北战场形势对于解放军特别有利。
经过1947年冬季攻势,至1948年3 月,东北战场上国共力量对比发
生了根本变
化。国民党卫立煌集团只有正规军48万余人,加上非正规军7 万
人,共计约55万余
人,分别困守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的点上,彼此互不相
联,企图集中兵力
重点守备,以钳制东北解放军于关外,并相机打通北宁线,若形势
不利即撤往关内。
与国民党相比较,林彪。罗荣桓指挥的东北人民解放军连同地方部
队已有100
万人,兵力占优势,装备也比较好,而且解放了东北97 %以上的土
地和86 %的人口,
控制着95 %以上的铁路线。
在此情况下,国民党守军士气低落,处境艰难,就连国民党的国防
部长也不得
不承认:经过解放军的迭次进攻,东北“军心战力均未恢复常态,
将士亦多无斗志” 。
因此,决战首先选择在东北,可以把初战胜利建筑在稳妥可靠的基
础上。
此外,卫立煌集团是国民党军的主要战略集团之一。1948年春,蒋
介石在考虑
南撤问题,准备保存这支队伍,放弃沈阳,将主力撤至锦州,进而
转用于华北、华
中战场,但因政治、军事上的种种原因而顾虑重重,举棋不定。打
东北可以抓住蒋
介石犹疑不定的时机,将东北国民党军就地歼灭,以免其撤向关
内,增加以后决战
9
的困难。
同时,毛泽东根据敌情分析认为,如果解放军把战略决战的方向首
先指向华北
战场,一是力量不足。二是会受到傅作义、卫立煌两大集团的夹击
而陷于被动;如
果把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华东战场,同样是力量不足,而且会
使东北敌人迅速
撤退,从而实现了蒋介石的战略收缩企图。所以,决战从东一北开
始,不仅对东北
解放军有利,而且有利于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
如何“封闭蒋军在东北”呢?毛泽东又将东北决战的首要方向指向了
锦州。其
理由是:从局部看,长春孤敌,为解放军久困,是东北战场敌人的
弱点,消灭该敌
可以解除解放军后顾之忧,而蒋介石却企图以长春来牵制解放军,
掩护沈阳、锦州
国民党军,同时进行撤退准备。如果人民解放军把作战方向指向长
春,沈阳、锦州
之敌会迅速吓跑。锦州是北宁线上的战略要地,是东北和华北国民
党军赖以联络的
枢纽,只有攻打锦州,才能调动敌人,迫敌决战,形成“关门打
狗”之势,进而全
歼东北国民党军。
北宁线 (北平——沈阳线),是东北国民党军的输血管。生命线。
蒋介石始终
把“确保北宁线”作为其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