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 2专用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 2专用课件

1、什么是大气? 2、大气由哪些成分组成? 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运用 乌云的晴空呈现蔚蓝色? 乌云时,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太阳辐射波长小得多的散射现象的结果。蓝色光波长短,散射作用强度大,因此蓝光向四面八方散射,使整个天空成蔚蓝,使太阳辐射传播方向的蓝光被大大削弱。 晴天多云时云雾呈白色。 大气的粒子的直径比太阳辐射波长大的多时发生散射的结果。可见光中,任何波长的光散射程度一样,所以看到的云雾呈白色。 6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水平气压梯度力 (1)用等压线表示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如图,单位hPa) A的气压梯度为:5 hPa/100 km B的气压梯度为:2.5 hPa/100 km 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等压线越稀疏的地方,气压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两幅不同等压线图比较要注意看图中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大小及图的比例尺的大小,进行综合的比较方能得出正确结论。 2.地转偏向力 产生: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大气运动一旦开始,马上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指向右,南半球指向左。 大小:随风速增大而增大,随纬度升高而增大。 在1 500 m以上的高空,大气只是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当两个力最终达到平衡状态时,大气的运动方向与等压线平行。 3.地面摩擦力 产生:近地面大气运动时受地面阻力或上空空气阻力。 方向:与风向相反。 大小:随风速增大而增大。 在近地面,大气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最终三个力达平衡状态时,大气运动的方向与等压线斜交,有一夹角。 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读 在弯曲等压线图上,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北半球)。 1030 1020 1010 (hPa) (2)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性质 产生: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就会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由气压梯度决定。 1030 1020 1010 (hPa) 风向 2、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风向垂直等压线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hPa)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3、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风向平行等压线 (hPa) 1000 1005 1010 1015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4、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思 考 凝结核,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主要 成分 次要 成分 水 汽 固体杂质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78%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20.94% 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保温0.03%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 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大气组成 主 要 作 用 干 洁 空 气 O3 N2 O2 CO2 由于臭氧层空洞扩大,目前世界上每年每百万人中有2000人患皮肤癌。如果臭氧层不能得到恢复,空洞继续扩大,到2070年,全世界皮肤癌者人数将增加5%。 ????现在最受重视的是氯氟烃,空调、电冰箱用的制冷剂氯氟烃其商品名叫氟里昂。氯氟烃在低层大气中稳定,游荡10年左右的时间进入同温层(对流层顶部至臭氧层底部),直至穿出臭氧层。穿出臭氧层后,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氯氟烃迅速分解,产生氯原子,氯原子极为活泼,专门拆散臭氧分子,使臭氧层逐渐变薄,出现空洞。 对流层 平流层 空气以平流为主,利于飞行 高层大气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高度/km 12 5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极光 大气的垂直分层 火箭 人造卫星 电离层 阅读课文P29,归纳各大气层的基本情况: 大气 分层 气温垂直变化 规律 原因 空气 运动 天气 现象 与人类的 关系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 大气 随高度增加 而递减, 递减率 0.6℃/100m 下层变化很 小,30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