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专用课件
* 第5章 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 Atmosphere and Climatic Differentiation 基本要求:掌握气候的水平分带性、垂直分带性概念和我国的基本情况;掌握季风、高压、低压、地转偏向力Coriolis、焚风Foehn等概念(重点)。掌握对流层的基本特征。基本掌握全球的气温分异、水分分异(Differentiation)规律。了解大气成分变化和污染对人类生活、生存的作用。 第5-1节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Components and Structure of the Atmosphere 基本要求:掌握对流层的基本特征。了解大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污染物质和大气圈的分层情况。 一、大气的组成P74:固、液、气混合物。分为3部分:主要成分Macro/Major、微量成分Micro(CO2、N2O、SO2、CO、H2、He、Ne、Kr)、痕量成分Trace(O3及污染物)。除去液体和固体杂质的混合气体,为干洁大气,其主要由N2、O2、Ar和稀有气体组成。 二、大气圈的结构P81: 大气圈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 逸层。 1、对流层Troposphere(Tropo- changing)的特征P82: 1)气温随高度降低,因为在地表接受的日辐射最多。垂直递减率为0.65; 2)由于下热上冷,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由此,将热量、水汽传递;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又称为天气层。通过水汽的3相变化实现。 该层厚度,在低纬平均17~18,中纬10~12,高纬8~9km。另外,还有季节变化。Tropopause 2、平流层Stratosphere的特征P83: 1)气流稳定,运动方向以水平为主; 2)气温不随高度变化,且无尘埃,少有水 汽 ,故无天气现象; 3)O3 (Ozone Layer)在平流层的22~25km最 为集中。该层的厚度,从对流层顶到55km 为Stratopause 。气压趋进于0。 O3层的作用和破坏机理: 作用: 1)吸收紫外线;2)使平流层增温。 破坏机理: 人类活动释放的物质与O3发生化学反应,使其数量减少。 第5-2节 大气运动Atmospheric Movement 基本要求:掌握季风Monsoon、高压、低压、地转偏向力、焚风等概念。了解行星风系、大气环流、气候分带等现象。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P84——高、低压之间的压力不同,其差值。 气压:单位面积承受大气的力,就是空气柱的实际重量。表示单位百帕。 1个大气压≈1巴═103毫巴═105帕═106达因/cm2。 风向:空气运动来源的方向。 二、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Coriolis)地球自转运动对水平运动物体所产生的惯性力。特点:1)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因此在北半球向右偏;2)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物体质量、纬度成正比。主要影响大气、洋流、河流的运动。 三、大气的辐合与辐散P86—气旋Cyclone(辐合)、反气旋Anticyclone (辐散)—P87fig.。 ?四、大气环流Air Circulation 1、行星风系Planet Wind System P88: 6大风带Six Wind zone—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Trade Wind、中纬西风Middle Latitude West Wind、极地东风Polar East Wind; 7个主要气压带Seven Air Pressure Zone: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极地高压。(赤道无风带) 2、3圈环流P88~89图5-9: 低纬哈得莱、中纬费雷尔、极地环流。 3、季风MosoonP89:4层意思:大规模 / 季节变化 / 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 4、局地环流Local Air CirculationP90~93:海陆风、高原季风、山谷风、焚风、城市风(城市热岛Urban Hot Island )。 第5-3节 物质输移 基本要求:了解水汽、CO2在大气圈中的传输,理解全球水循环。 一、水汽输移:P95 垂直和水平2个方向进行,3维立体的。包括:1)高低纬之间;2)海陆之间 见 P96 Fig.5-16。 二、三、略 第5-4节 能量传输(热量) Transportation of Energy 基本要求:了解全球表面热量在大气圈中的传输形式(辐射Radiation、对流Convection、湍流Turbulence)和水平、垂直方向以及海陆间的热量分布特征。 显热传输:通过冷空气下降或热空气上升,进行冷热空气的混合而达到的直接的能量(热量)传输。 潜热传输:通过蒸发、凝结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