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城市转型研究的新动态.PDF
城市转型路径研究
URBAN TRANSITION
中国城市转型研究的新动态
——兼评《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
◎ 马 静 柴彦威 塔 娜
摘 要:20世纪后期以来,许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在经历巨大的政治、经
济转型,其中中国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成功转型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
注,“中国城市研究网络(UCRN)”针对中国城市转型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与实
证研究,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着重基于UCRN核心成员的转型研究,并综
合参考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对中国城市转型研究的新动态进行初步的透视与解读,
并对UCRN的集成之作《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进行简要评介。
关键词:城市转型 空间重构 社会分异 流动人口 新动态
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 型已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他
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 们分别从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规划
许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在经历巨大 学、人口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此进行全面
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等方面的多重 系统的研究。在地理学领域中,许多学者
转型。其中,中国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 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城市的转型与重构进
的“渐进主义”成功转型取得了举世瞩目 行深入细致的分析[2-10] ,并产生一系列的
的成就,创造了所谓的“中国奇迹”,并 理论成果。其中,“中国城市研究网络”
与前苏联和东欧等国家的“休克疗法”或 对此展开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中国城
“激进主义”形成鲜明对比。有学者认为 市研究网络”成立于1999年,最初以John
仅用“渐进主义”来评价中国的转型是不 Logan和Christopher Smith为领导,是一个
够的,它应该是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是移 跨学科的国际合作组织,致力于建立一个
植式、渐进式的复杂过程[1] ,这种说法或 研究当代中国城市化以及城市转型的网络
许更为全面,但不管怎样,中国的成功转 中心,其核心成员主要包括John Loga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城市观察》2010年第3期 5
Urban Insight 2010, No. 3
专题·前沿
URBAN HIGHLIGHTS·LEADING THEORY
Alan Smart、马润潮、周一星、李思名、 不同,因此这时的居住隔离基本上不存
吴缚龙、黄友琴、边燕杰、顾朝林、张京 在,工人干部等都居住在相对均质化的单
祥等,他们立足于国际视角对中国城市的 位大院里。单位社区是中国城市居住空间
转型与重构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细致的研 中的主导社区类型,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形
究,在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本 成了以单位大院为主的典型特征[12,13] 。不
文着重基于UCRN核心成员的转型研究, 同社会阶层在城市内部相对均匀分布,城
并综合参考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对中国 市居住空间结构相对均质和单一[4,13-15] 。改
城市转型与空间重构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