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2018届高三语文期初调研试题(含解析).docVIP

江苏省张家港2018届高三语文期初调研试题(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张家港2018届高三语文期初调研试题(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调研试卷 高三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礼记》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与 ▲ 的人交往,经常是清且淡;如同作画 ▲淡雅,才能耐看。但写文章,却要 ▲,一波三折;正如人们游览名山,多爱它的嵯峨多姿, 变化莫测。 A. 情投意合清澈跌宕起伏 B. 志趣相投清新跌宕起伏 C. 情投意合清新此起彼伏 D. 志趣相投清澈此起彼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第一空所说的交往是君子之交,因此应填志趣相投,情投意合是合适男女之爱。第二处空格所填词说的是作画,清新:1.清爽新鲜; 2.清美新颖“清澈”的适用对象是河水。清澈:形容清而透明,澈:透明了。因此应该用“清新”。第三处空格说的是写文章,此起彼伏:指这里起来,那里落下。这边起来,那边伏倒,这边伏倒,那边起来。形容一起一伏,接连不断,高潮迭起,从未止息。用来表示频繁地出现或产生。该成语不适合语境。跌宕起伏:跌宕形容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起伏形容不断变化的样子。 点睛: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还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来帮助我们判断。比如本题中,情投意合适用对象是有爱情的男女之间,志趣相投则用于志趣兴趣相合之人。 2. 对下列诗句所用修辞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比喻 B.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夸张 C. 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赵壹《刺世疾邪赋》)—夸张 D.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班婕妤《怨歌行》)——比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比喻,有势力的人,他们的唾沫都成了珍珠或像珍珠一样宝贵。使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3. 下列各项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谷雨惊蛰白露大雪小雪 B. 上元清明寒食七夕重阳 C. 鸡鸣平旦日出日中黄昏 D. 志学弱冠而立花甲不惑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小雪在大雪前 B寒食在清明前 D不惑在花甲前。中国二十四节气,按时间顺序排列,可以用这个二十四节气歌表达: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点睛:做这种排序题,首先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知道其由来,具体表现,时间。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王羲之不会想到,他的《兰亭序》,居然发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临摹和刻拓运动,贯穿了其后1600多年的漫长岁月。几乎书法史上所有重要的书法家都临摹过《兰亭序》。, , , , , 。 ①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的那个晴日,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放大了 ②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把个人的生命投入进去,转眼就没了踪影 ③面对着这些接力似的摹本,我们已无法辨识究竟哪一张更接近它原初的形迹 ④它容纳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岁月,变得浩荡无边 ⑤但那条河仍在,带着酒香,流淌到我的面前 ⑥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A. ③⑥①④②⑤ B. ③⑤②⑥①④ C. ①②⑥③⑤④ D. ①⑥③②④⑤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③句“面对着这些接力似的摹本”紧承前面一句内容。⑥“这”指③句内容,但表示转折,转而写永和九年暮春之初那天的意义,先整体从时间的角度写,后面应跟①④,然后再从作家的角度写,后应跟②,⑤承句讲,“……转眼没有了踪影”,“但那条河仍在,带着酒香,流淌到我的面前。” 点睛:做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全题语句,明确题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遍,把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微调。其中“试排”环节的解题思路有:确保话题一致性,把同一话题语句排起来;确定句子间的合理顺序性,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逻辑推理;确证句子代词指代的内容,或两句有重复的词语。确切抓总领句、起始句、总结句、结尾句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