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PDF

北京地区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地区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PDF

总第213期 2015.5 vol.37 北京地区流动人口幸福感的 影响因素研究 杨东亮,陈思思 (吉林大学 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本文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北京地区流动人口幸福感的整体面貌、异质性特 征和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构建序次逻辑回归模型,从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选取指标,分析各因素对 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婚姻、户口对流动人口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工作收入增加可以显著 提升流动人口的幸福感,支持“收入—消费—效用—幸福感”的传递链条。自购房的流动人口幸福概率 水平高于其他群体,从事生产职业和在公有制单位工作的流动人口幸福感较低,喜欢城市、愿意融入城 市等心理因素与幸福感提升密切相关。 【关键词】流动人口;幸福感;京津冀地区;序次逻辑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C92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405/j.cnki. 1004-129X.2015.05.006 【文章编号】1004-129X (2015 )05-0063-10 【收稿日期】2015-05-1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式收敛”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14YJC790150) 【作者简介】杨东亮(1980-),男,辽宁清原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教授; 陈思思(1992-),女,浙江舟山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一、引言 国民幸福作为衡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重要文件中均有重点提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 ① 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当前,中国已进入经济社会 发展的转型期,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社会发展诉求与经济增长的矛 盾进一步加剧,切实提高我国居民幸福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是实现我国“两个一百 年”宏伟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民众幸福水平已经成为英、法、德等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绩 ② [1] 效指标 。休谟提出:“人类一切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 ① 参见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② 2010 年,英国国家统计局开始对幸福指数进行调查;2011 年,德国政府成立经济增长、幸福和生活质量研究委员会,开发德 国幸福指数;世界价值调查机构(WVS)公开的幸福指数体系受到广泛认同。 POPULATION page JOURNAL 63 幸福是一个涉及社会、心理、伦理等多个学科的复杂概念。不同学科从不同视角对幸福进行建 构分析。有人将幸福界定为来自内心的积极和愉悦情感,有人将幸福界定为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更 高层次生活的美好体验,有人强调个体对幸福的理性认知,从内心预设幸福标准与真实生活状况的 [2-4 ] 比较,来判断幸福感。 幸福作为个体的一种主观感受,存在客观不可测性,针对该问题,自陈报告 [5-6 ] 法得到大多数学者的推崇,数值离散型的变量可以很好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