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书写与晚清士人的思想嬗变-华南农业大学学报.PDFVIP

域外书写与晚清士人的思想嬗变-华南农业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域外书写与晚清士人的思想嬗变-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 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版) 2013年第4期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o.42013         (第12卷)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12) 域外书写与晚清士人的思想嬗变 杨汤琛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摘 要:晚清时期的域外书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西学东渐之际,在这一变局下,晚清人的域外写作 发生了不同于古典域外书写的近代转型:其一,体现为现代地球观念的形成,即从“中国天下”观转向现 代地理观;其二,体现为“夷夏之辨”观念的转换,即从“华夷之别”转向“天下一家”;其三,体现为书写心 态的转换,即从追求异国情调到着重于问政求学;晚清域外书写具备了丰富的现代内涵与文化意味,成 为触摸晚清士人思想嬗变的重要文本。 关键词:晚清;域外书写;地理认知;文化观;思想嬗变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202(2013)04-0118-07   对远方“他者”的描述,自古已有,如《山海经》就记载大量有关异域的奇闻怪事,有迹可循的域 外记录则在汉代,有张骞、班超等“凿空”西方,由于山重水险,交通不便,古人对于西方的描述往 往不经意间成为怪诞不经的“海外奇谈”,连清末的王锡祺在其编纂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时,也 [1] 在其序中指出“若汉骞唐元奘元楚材远出绝域万余里,或无纪载或传会释氏牵连妄诞者。” 可见, 在漫长的古典岁月里,有关异域的书写由于地理、文化的隔阂,总难免“牵连妄诞”。 晚清域外书写大盛于古典中国的变局之际。有关它的兴起,梁启超所追溯的域外地理学之兴 起可为我们作一参见,他指出:“域外地理学之兴,自晚明西土东来,始知‘九州之外复有九州’,而 竺古者犹疑其诞。海禁大开,交涉多故,渐感于知彼知己之不可以已,于是谈瀛之客,颇出于士大 [2] 夫间矣。盖道光中叶以后,地理学之趋向一变,其重心盖由古而趋尽,由内而趋外。” 正是这“由 内而趋外”的思潮所及,因商务考察、翻译、出使、逃亡等缘故而出游的国人络绎不绝,晚清域外游 记书写由此而盛行,并有大量晚清士人专门做长篇累牍的纪游文字以记之,对这“由内而趋外”的 思潮,如果要做一个准确的描述,应该指出嘉道之际,康乾盛世已成过眼云烟,出现了政局动荡、财 政匮乏、吏治不修种种难题,以致汉学大兴,学风骤变,“烧尽虫鱼学”,转而今文经学兴起,考据之 风转而为经世致用之风,以冀救世,其开风气之先者有庄存与、刘逢禄、龚自珍等,至魏源而集大 成,道光六年魏源与贺长龄辑成《皇朝经世文编》可谓晚清经世思想复兴的标志,而随之鸦片一役, 超越历史经验范畴的西方阴影强势蔓延而来,开千年变局,传统“经世”之术已经不足以敷用,必然 要引入西方有用的“经世之学”,在“通经致用”的观念支配下,为了自强御侮,将目光转向于西方的 [3] “富强之术”便成为顺乎逻辑之事。当西方与旨在“有实学,斯有实行,斯有实用” 的经世思潮相 邂逅,新的语境下便萌生了“于是以其极幼稚之‘西学’知识,与清初启蒙期所谓‘经世之学’者相 结合,别树一派”的新理念,在炎炎不可抑之中,它成为在传统思想与西方碰撞下产生的基于“欲破 壁以自拔于此黑暗”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这一思潮几乎贯穿了整个晚清,或隐或显影响了几代晚    收稿日期:2013-05-1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111)广东省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青年项目基金(GD11YZW07); 广东省教育厅育苗课题(20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