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因组数据库的杂草稻叶绿体分子标记开发-南京农业大学学报.PDFVIP

基于基因组数据库的杂草稻叶绿体分子标记开发-南京农业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基因组数据库的杂草稻叶绿体分子标记开发-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5ꎬ38(2):240 247 http:/ / nauxb.njau.edu.cn -   Journal of Nanjing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oi:10.7685/ j.issn.1000 2030.2015.02.010 - 朱国忠ꎬ戴伟民ꎬ陈晓锋ꎬ等. 基于基因组数据库的杂草稻叶绿体分子标记开发[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ꎬ2015ꎬ38(2):240 247 基于基因组数据库的杂草稻叶绿体分子标记开发 朱国忠ꎬ戴伟民ꎬ陈晓锋ꎬ张晶旭ꎬ强胜∗ (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江苏省杂草防治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ꎬ江苏 南京 210095) 摘要:[目的]杂草稻的起源与演化是一个未澄清的热点问题ꎬ分子标记技术是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ꎮ 由于已经应用的分 子标记数量有限ꎬ与栽培水稻缺乏特异性ꎬ因此探索新的分子标记仍然十分必要ꎮ [方法]使用网络基因组数据库中13份 栽培水稻和野生稻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ꎬ针对其中的高频变异区域设计标记引物ꎬ进而对60份杂草稻样 品的标记区域测序并进行多态性验证ꎮ [结果]13份样品叶绿体全基因组中存在 102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ꎬ111 个插入/ 缺失(InDel)位点ꎬ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变异ꎻ选定其中3个高频变异区域ꎬ分别针对trnG ̄trnfM 基因间区、psbM ̄trnC 基因间区和trnT ̄trnL基因间区设计了3对引物ꎬ对60份杂草稻材料进行了检测ꎬ发现3个片段总长 1966 bpꎬ共存在7个 SNP位点ꎬ6个InDel位点ꎬ总变异序列长度为34 bpꎬ占序列总长的1.73%ꎮ 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ꎬ60份杂草稻被划分为4 个类群ꎮ 另外ꎬ将网络数据库中的13份栽培水稻和野生稻数据进行分析ꎬ发现不同栽培稻和野生稻的籼粳类型分别被聚 到杂草稻的相应类群中ꎮ [结论]所开发的3对叶绿体分子标记可以对上述杂草稻进行良好的分类ꎬ因此可以作为研究杂 草稻遗传多样性及演化的分子标记ꎮ 关键词:杂草稻ꎻ基因组数据库ꎻ叶绿体基因ꎻ分子标记 - - - 中图分类号:Q943.2ꎻS4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2030(2015)02 0240 08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markers in weedy rice chloroplast based on genomic database ZHU GuozhongꎬDAI WeiminꎬCHEN XiaofengꎬZHANGJingxuꎬQIANG Sheng∗ (Weed Research Laboratory/ Weed Control EngineeringꎬJiangsu Province Technology Centerꎬ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ꎬNanjing 2100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