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基层政府“买税”现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基层政府“买税”现象.doc

  关于基层政府“买税”现象 基层政府“买税”现象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基层政府“买税”现象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税收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摘要:“买税”对于广大基层政府,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基层政府以及税务系统里面的人员来说,这已经成为了“行业”里公开的秘密,首先通过对“买税”现象的概念分析和形式分类,然后就“买税”现象的理由和危害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建设合理税收编制计划,完善财税分家的权利义务机制,改革干部任用考核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   关键词:买税;财税分家;基层政府   1672-4755(2008)02-0064-03      一、“买税”现象的理由分析      “买税”现象绝非个案,在某些中西部省份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同样在经济比较活跃的东部省份也时有出现,这背后的理由与经济发达程度存在着某种联系,中西部由于地区缺乏足够的税源,政府入不敷出,不得不以“买税”等行为来满足地方政府日常运作的需要。但是我们不能把“买税”现象的出现仅仅归因于此,贫困固然是罪恶的源泉,但是一些体制与制度方面的因素的助桀为虐,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概括起来,“买税”现象出现的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税制是“买税”现象产生的直接理由   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有关“买税卖税”的报导,是河南开封市审计局的刘海军在《中州审计》1995年第10期上披露的《乱拉税源造成财政收入流失应引起重视》,文中所说的“乱拉税源”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买税”,“买税”现象之所以在这个阶段出现,与我们国家在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不无关系。按照一些学者的说法“自1994年我国实施以分税制为核心内容的新财税体制以来,“买税卖税”便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粉墨登场。”。   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实质是一种“财税分家”的分税管理体制,即国家税务系统与地方财政系统之间、地方税务系统与省以下地方政府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税务部门管收不管支、财政部门是只管支不管收。这种“财税分家”是世界各国实现权力制衡的一种必定制度安排,但是我国实施的这种财税分家体制是并不完善的。由于政府行政权力的条块切割和税务机关税收征管权力结构的集权式特点,使得税务机关的权责其实是不对称的。税务机关虽然被赋予了征税权,但只受到来自纵向的约束,而地方政府无法对它进行约束。地方税务机构向地方政府要税源,他们的只负责把其辖区内的税源征收,不负责税源的开辟。而在各地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税收完成情况是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最终指标体系,所以如果地方的税收任务完不成,地方政府的领导将成为第一责任人,轻则接受“黄牌警告”、通报批评的处罚,重则就地撤职,乌纱帽不保,于是首先是出现了地方政府向税务机关“买税”,以报销车旅费,给以“辛苦费”、“奖励”为条件来拉拢当地的税务机关,使之能够保证按时按量完成税收任务,或者将国税能够转成地税(基层政府地税的任务一般远大于国税任务)。      (二)税收任务超出经济发展水平是“买税”现象的根本理由   许多市长、县长在讲到自己政绩的时候爱说:“GDP或许是假的,人们不愿相信,可我的税收是实打实的呀!”这是事实没有错,GDP可能只是一些数字游戏,它们到底有多少含金量是很难进行最终估算的,但是这些交上来的税款却是实实在在的人民币。可是正是需要这些实实在在的人民币,不是仅仅玩玩数字游戏就能过关的,所以逼得许多地方官员不得不铤而走险,不得不玩起各种高危游戏:财政空转(先用信用社贷款把税收任务交上去,待县财政返还后再还给信用社)、垫税(在完不成税收任务时,乡镇工作人员就想办法进行垫付)。这些策略用尽还不能基层政府“买税”现象由.收集,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完成任务的情况下,一些具有一定“活动”能力、有一定“门路”的乡镇干部,就走上了“买税”这条路。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买税明星”。这说明了税收任务与地方经济水平的发展差距太大,使得和任务比较起来,税源严重不足,即使各基层政府使出浑身解数也是完不成,逼迫许多基层政府领导走上了买税这条路。   2003年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傅学俭、吴沅生、杨盛世在湖南部分乡镇的一次调研中,发现就是在一个完成税收任务的先进镇,在年底的时候也只能完成总数的70%,为了完成余下的30%税收任务,镇干部不得不自己拿出10万元“吃饭钱”,交给纳税人和税务干部,买了50万元税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湖南省的一个地方税务局局长在谈到地方税务增长过程中所举数字也能很好地说明理由:从2001年开始,衡阳市地税局按照省局指标和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递增10%的比例安排全年任务给各县(市)区地税局,到了各县(市)区后,当地政府将政府增加为12—15%,到了各乡镇后,当地政府又将任务增加为16—18%,甚至更高。这样在税收任务严重超过地方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