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沙质海岸岸滩防护研究.pdf
第13卷 第7期 中 国水运 V01.13 No.7
2013芷 7月 ChnaWater 2013
Transport JuIy
某沙质海岸岸滩防护研究
张华1,梅搜2,王艳红3
(1苏州市交通设计院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苏州215007;2海军南海工程设计院,广东湛江524005:
3南京水利科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丁坝、离岸堤等岸滩防护方案进行了试验、分析和优化,比选出某沙质海岸岸滩防护
方案。
关键词:岸滩;泥沙;防护;物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P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3)07—0233—03
一、引言 表1 波浪潮流泥沙物理模型比尺
某沙质海岸在常年大浪作用下,30多年间海岸线后退了
近100m,泥沙大量向西南侧运移。为了阻止岸滩的进一步
侵蚀,拟通过离岸堤或丁坝等工程措施对岸滩的冲刷予以防
护并控制沿岸输沙向西南侧运移。在此背景下,针对岸滩防
护工程开展泥沙试验,分别研究丁坝和离岸堤工程对岸滩侵
蚀区段的防护功效,确定适宜的防护形式,并经模型试验与
优化,推荐适宜的岸滩防护工程方案。
二、物理模型设计
物理模型布置如图1所示。
三、岸滩防护的试验与分析
据现场调查和动力地貌分析,岸滩侵蚀原因主要为大浪
作用下的横向输沙和常年不平衡沿岸输沙。为减缓波浪对岸
滩的直接作用和拦截岸滩外侧的沿岸输沙,拟采用丁坝和离
岸堤等防护措施(图2、3)。
图I模型布置平面图
1.模型相似性要求
本项试验需同时模拟波浪和水流两种动力及泥沙运动,
在模型的相似方面需同时满足波浪运动相似、潮汐水流运动
相似和泥沙运动相似。
2.模型比尺设计
根据本项试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的区域范围,结合试验
场地条件和工程尺度的精度要求,取模型的各项比尺如(表
1)。
一
根据现场泥沙及煤屑模型沙运动特性水槽试验和以往类
似试验研究,选择颗粒容重1.359/cm3、干容重0.79/cm3
的煤屑为模型沙。粒径比尺为0.69,相应的煤屑模型沙粒径
为0.37mm。 瑟鬻薪
收稿15t期:2013—04—05 黼燃溅一
作者简介:张华(1981一),男,江苏昆山人,硕士,苏州市交通设计院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从事交通规划,
港口、码头设计咨询、公路桥梁设计咨询工作。
中国水运 第13卷
试验中按波能平均的方法得出岸滩外偏南方向
(ESE—WSW)的代表波波向为南偏西5。,设计高水位时 =裟N~■0td●--
爪
D¨
W3点波高和周期分别为0.94m和7.3s。试验采用上述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