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连与互连优化
第14章 互连Coping with Internection 集成电路设计系列 本章概要 概述 互连电阻 互连电容 互连电感 互连延时模型 Jan M.Rabaey et al.,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A Design Perspective,2rd Edition,Anantha Chandrakasan,Borivoje Nikolic,2003. Chapters 3 9。 中译本:周润德等译,数字集成电路-电路、系统与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0。第3章和第9章。 John P. Uyemura, Introduction to VLSI Circuits and Systems, John Wiley Sons, Inc., 2002. Chapters 14. 中译本:周润德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导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第14章。 接触电阻 互连与硅及多晶之间的接触(有源接触孔) 不同互连层之间的接触(通孔) 降低接触电阻的途径 信号线尽量保持在同一层上 增大接触孔,但效果不明显(因电流集聚效应使电流集中在接触孔的周边) 增多接触孔 0.25μm CMOS工艺接触电阻典型值 有源接触孔5~20Ω 通孔1~5 Ω 导线对衬底的电容 底面 边缘 导线之间的电容 同层 异层 互连线的形状与尺寸 互连线与衬底的距离 互连线周围的介质 互连线与周围导线的距离 电感的估算 当周边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为ε、导磁率为μ时,一条导线单位长度的电容c和电感l满足以下关系 电感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振荡与过冲效应 阻抗失配引起的信号反射 导线间的电感耦合 Ldi/dt引起的开关噪声 何时需考虑电感 很长的互连线 极高的频率:~1GHz 低电阻率的互连材料;如Cu RC树 只有1个输入节点s 所有节点的电容都是对地的电容 无闭合的电阻回路 导线的传播延时tpRC≥驱动门的传播延时tpgate 互连线的长度临界长度 导线输入信号的上升(下降)时间导线的上升(下降)时间RC 局部导线:长度按与其它尺寸同样的比例(S1)缩小→延时不变 长度不变:长度不缩小,其它尺寸按同样比例(S1)缩小→延时加长 全局导线:长度按比例( Sc1)增大,其它尺寸按同样比例(S1) 缩小→延时大大加长,如时钟信号及数据与指令总线 采用Cu导体取代Al导体→电阻率下降1.6倍→降低R 局部导线 置于较低的互连层 密集,较薄 重在提高集成密度和降低电容 全局导线 置于较高的互连层 宽厚,间距较大 重在降低导线电阻 降低地址线延时的方法(续) 方案3:采用旁路金属线,每隔k个存储单元与多晶连接1次 延时∝(k/2)2,主要取决于每个单元的多晶长度 k越小,降低延时的效果越好,但集成密度越低 若在1024个单元地址线中,每隔16个单元与旁路线连接1次,可使延时减少约4000倍 多级门链:插入中间缓冲器可使总的传播延时? 长互连线:插入中间缓冲器可使总的互连延时? 阶跃输入信号沿线的传播速度 传输线单位长度的传播延时 波传播dx距离需对电容cdx充电的电流 传输线的特征阻抗 实例: 信号传播过印制板上的20cm长导线,所需时间1.5ns 信号传播过芯片上的10cm长导线,所需时间0.65ns 输入信号的上升或下降时间传输线的飞行时间: 对1cm的芯片上导线,tr150ns 对50cm的PCB导线,tr8ns 导线的总电阻传输线的特征阻抗 : 导线长度满足条件(由上面两个限制决定): 传输线无损条件: 利用MOSFET实现阻抗,通过调整FET尺寸实现阻抗的匹配 0.25μm CMOS工艺,W=53μm的nFET与W=135μm的pFET组合可实现50Ω的阻抗 串扰Crosstalk:两条互连线间距很近时,一条线上的脉冲电压通过寄生电容耦合(或电感耦合,但在目前的工艺中不重要)在另一条线上引起寄生信号。 串扰的大小取决于线间耦合电容的大小(Cc)以及线间电压差随时间的变化速率(dV12/dt)。 尽量避免节点浮空 对串扰敏感的节点(低摆幅、浮空)应尽量远离全摆幅信号线 在时序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加大信号的上升(下降)时间,但会使开关功耗加大 在敏感的布线网络中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方法,使串扰信号成为不影响电路工作的共模信号源 相邻(同层,异层)导线尽量不要平行,相邻层尽量垂直走线,平行走线尽量远离 在两个信号线之间加一条屏蔽线,或者在两个信号层之间加一个屏蔽层,屏蔽线或屏蔽层接GND或VDD,使线间电容成为接地电容,但会增加电容负载 假定X、Y、Z上的信号同时翻转 最坏情形 X、Z翻转方向相同且均与Y相反→Cc两端的电压摆幅是信号摆幅的2倍→等效电容负载为CL=CGND+4Cc→串扰使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钢构基础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 Unit 6 Plan for Yourself课时2 Section A(Pronunciation-2d)(大单元课时课件)英语人教版2025八年级上册.ppt
- 光伏发电分布式运行规程.docx VIP
- 红茶审评(高级评茶员).ppt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组网技术》模拟测试一答案解析.docx VIP
- 分布式光伏电站检修规程.pdf VIP
- 太平养老-团险职业分类表版-版.xls
- 小学生的优美句子.docx VIP
- 中草药栽培技术 环境条件对中草药生长发育的影响 环境条件对中草药生长发育的影响.pptx VIP
- 简历黑白表格8.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