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学者再次呼吁拆除泰山索道
有关学者再次呼吁拆除泰山索道
2000年10月14日08:26北京青年报
今年10月1日,扩建后的泰山新索道在众多专家学者的质疑和反对声中投入运营。有关学者近日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再次呼吁:泰山修建索道弊大于利,为了把泰山完整无缺地传给后人,应坚决拆除泰山索道。
据报道,泰山中天门至岱顶主索道是于1983年建成运行的,由于索道直接插入泰山心脏,严重破坏了泰山中心景区的景观,在修建前即遭专家们的强烈反对。按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泰山中天门索道到今年服役期满后应全部拆除,但索道公司不仅没拆,反而决定扩建,增加五倍多的运量。中国14位著名专家、教授和院士今年8月曾就此联名发出紧急呼吁,要求立即停止索道扩建工程,但未获采纳,9月22日,泰山新索道如期竣工。
泰山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主任、泰山志编纂办公室主任李继生是泰山申报世界遗产时申报资料的主笔,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在泰山上修索道。这位泰山学者说,泰山修建索道是富了一家穷了大家,近几年的建筑投入越大,破坏也就越大。
据悉,在泰山修建索道不仅造成了视觉污染、生态破坏,实际上还损害了整个旅游业的利益和民族的文化形象。所谓修建索道能增加泰山旅游收入的说法,专家认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据了解,泰山顶部0.6平方公里的地方只能容纳一万人,今年“五一”期间却在同一时间达到了6万人,踩得草都无法生长了。岱顶的生态本来十分脆弱,如果索道运量再增加4倍多,游人激增,对岱顶的破坏将更为严重。
根据专家对泰山的研究分析,原来游泰山至少需要一天半,如今半天就游完了,还只能看到1/3的景点。快速地游览使很多旅行社和游客安排吃住都不在泰山,泰安市区的星级宾馆压价压到了最低程度。
另外一方面,我国有23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每处遗产只要一列入世界名录,很快就会出现外国游客大增的局面。世界遗产公约规定:各国世界遗产如果遭到破坏,将有被列入濒危名单的危险。在泰山上修建索道违背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有关精神。中国加入该“公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泰山,并且泰山也是当年惟一的文化、自然双遗产。本报综合报道杨燕怡/整理
作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泰山的一草一木无不引起人们的关注——泰山索道再起争议
泰山该不该建索道,争论由来已久。 1982年,泰山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风景名胜区,1987年成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其自然生态和人文遗产价值不可限量。但同时,它的旅游价值正在使自己陷于尴尬甚至痛苦的境地———接连修建的3条索道,使泰山的年旅游人数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从30万人次左右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万人次。旅游高峰时段,人满为患。 据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李传旺介绍,去年5月2日一天售票54700张,从南天门到指挥部距离60米,因为人太多,工作人员挤不过去,短短几十米路程,竟走了一个半小时。山顶0.6平方公里,实际上可以容纳游人的地方只有0.2平方公里不到,充其量也就能容纳1.2万人左右。高峰时,乘坐索道的游人要排队等待5至6个小时。而岱顶游人的高度集中,也使生态脆弱的岱顶环境日益恶化。 那些现代化的构筑物,直接地破坏了泰山的整体风貌。当年修建南天门索道站,著名自然景观月观峰峰面被炸掉1/3,破坏地形和植被达1.9万平方米。而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授、旅游专家王衍用先生更是认为,在泰山中轴线上下往复的索道,破坏了从岱庙、中天门到南天门的三重空间一条轴线、逐步升天的意境,这不仅是一般意义的对泰山机体的破坏,而是对泰山灵魂的亵渎。 在旅游高峰时段已人满为患的泰山,为开发旅游输送更多的人上山,还要进行索道扩建工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光中先生说,原来泰山索道的小时载客量是每小时300人,扩建后达到每小时1650人……如此这般,山顶上的游人不是更多、泰山不是更加不堪重负了吗? 关于泰山索道工程,20年前就曾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建设部科技委顾问郑孝燮先生向记者谈起当年的情景。1980年建中天门至岱顶索道时,有关单位在先定了方案,并预订了索道设备后才象征性地“征求”建筑学会专家们的意见,绝大多数专家愤而退出会场以示抗议。 泰山索道还是建了,但在80年代初所作的泰山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中,已十分明确“泰山索道是一项功不抵过的工程,为了挽回这项世界遗产的损失,建议等到索道承载使用期满后,连同其构筑物一并拆除……”20年后,泰山索道非但没拆还要扩建。自泰山准备索道扩建工程时起,专家学者对泰山索道工程的劝诫及新闻媒体的关注,都没能阻止泰山索道扩建工程的“大干快上”。无奈之中,8月初,北京大学侯仁之院士、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孟兆祯院士、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建设部科技委顾问郑孝燮、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等14位专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