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计算机制造业风险分析报告
报告摘要
从以上整体经济形势来看,2007年,我国电子计算机制造业行业的运行环境较好,对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绩效的提高都非常有利。
2006年,主要电子计算机产品需求较大,产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增长较快,总销售收入达到12060多亿元,整机、网络设备、外设的销售收入都有所增长。
计算机制造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近年来变化不大,经济效益整体平稳。
2006年中国台式电脑市场出货量达1623.1万台,销售额达737.8亿元人民币,出货量与2005年相比增长11.4%。
预计,2010年中国台式机市场总销量将达到2,600.2万台,从2006年到2010年的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4%。
笔记本在2006年中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随着厂商价格战的打响,笔记本真正脱去了高贵的外衣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从各省市笔记本的生产情况来看,这种迅猛增长也十分显著。
2006年,我国计算机制造业企业亏损面和亏损深度明显下降,盈利能力显著增强。计算机制造企业绝对盈利能力最强的为大型企业,不管是销售收入,还是利润总额都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其中销售收入为8566.32亿元,利润总额为164.15亿元。
在信贷投向上,笔记本制造业处于快速成长期,有着较好的增长性和盈利能力,其偿付能力较强,可适当增加其长期信贷投资,同时也可支持其销售增长,而适当提供短期信贷资金。
对于台式机来说,从行业所处的产业阶段来看,其资产扩张将会收敛。在信贷投入上,应严格控制长期信贷资金的供给,加强长期贷款的审查,而对显示器生产的信贷投放上,应重点支持液晶显示器生产线的建设和宽屏大屏显示器的销售。
从区域结构上来看,广东等省仍是信贷投入主要区域,而对河北等增长较快地区,应适当增加长短期信贷投入,促进区域经济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可适度向中小企业进行信贷倾斜,私营企业的贷款也可适度增加,不过在信贷审查上,应加以严格控制,避免无效重复投资。
目 录
第一部分 2007年行业运行分析及预测 1
第一章 2007年电子计算机行业运行分析及预测 2
第一节 2007年电子计算机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 2
一、需求总量及速率分析 2
二、需求结构变化和2006年需求特点分析 2
三、供给总量及速率分析 3
四、2007年计算机市场预测 3
第二节 2007年行业进出口分析及预测 5
一、进口分析 5
二、出口分析 6
三、2007年进出口预测 7
第三节 2006年计算机行业主要特征 8
一、金字工程需求拉动力趋缓,和谐社会项目崭露头角 8
二、消费市场娱乐化,网络作用力显著上升 8
三、中小企业渐成利润源泉,用户需求二元化发展 8
四、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酝酿中的洗牌不可避免 9
五、价格战依旧 9
六、未来结构升级 10
第二章 2007年行业市场竞争分析及预测 11
第一节 行业竞争特点分析及预测 11
一、行业发展阶段评价 11
二、行业垄断性分析 11
(一)总资产集中度分析 11
(二)市场占用率分析 12
四、行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 13
第二节 计算机制造业竞争结构分析及预测 15
一、计算机制造业竞争影响因素分析 15
(一)产品特性影响 15
(二)品牌效应影响 15
二、计算机生产企业竞争趋势分析 15
(一)市场结构竞争趋势预测 16
(二)售后服务竞争趋势预测 16
第三章 行业投资与效益分析 18
第一节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8
第二节 行业投资状况分析及预测 20
一、行业投资总体状况分析 20
二、行业投资资金来源分析 20
三、“十一五”投资资金需求分析 21
第三节 2006年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 22
一、计算机制造业效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2
(一)计算机生产成本影响 22
(二)计算机制造业市场供求关系影响 22
二、行业总体经济运行分析 22
(一)资产变化分析及预测 22
(二)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变化分析及预测 23
三、行业运行效益分析 25
第四章 2007年行业环境特征评价 26
第一节 经济环境特征评价 26
一、经济周期与行业发展关系 26
二、经济发展对行业影响分析及预测 26
(一)2006年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及2007年预测 26
(二)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及2007年预测 26
第二节 政策环境特征评价 29
一、宏观政策影响分析评价 29
二、财政货币政策影响分析评价 29
(一)货币供给分析 29
(二)法定准备金频繁调整的影响 30
三、产业政策影响分析评价 30
(一)国家“十一五”规划及影响分析 31
(二)环保标准强制执行对电子企业有利有弊 31
第三节 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关联行业影响分析及预测 33
一、操作系统发展变化及影响 33
二、应用软件行业发展变化及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