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戊戌变法》习题04
戊戌变法
一、单项选择题:
1.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实业救国高潮的出现
D.“西学”在中国的宣传
2.“公车上书”的时间是( )
A.1888年
B.1894年
C.1895年
D.1898年
3.下列有关公车上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公车上书的背景是德国强占了胶州湾
B.公车上书未引起皇帝的重视
C.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
D.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
4.戊戌变法的目的是( )
A.维护清朝的统治
B.反对《马关条约》的签订
C.救亡图存
D.改变中国的现状
5.强学会的机关报是( )
A.《中外纪闻》
B.《万国公报》
C.《国闻报》
D.《大公报》
6.戊戌变法历时( )
A.100天
B.101天
C.102天
D.103天
7.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袁世凯
8.表示不做“亡国之君”的皇帝是( )
A.道光帝
B.嘉庆帝
C.同治帝
D.光绪帝
9.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10.戊戌变法时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同治帝
11.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 )
A.公车上书
B.成立强学会
C.创办《万国公报》
D.成立保国会
12.维新派代表的是( )
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13.下列关于公车上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时,康有为、梁启超正在北京参加会试
B.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C.这次上书,对清政府的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
D.公车上书使维新变法运动达到高潮
二、列举题:
1.列举戊戌六君子。
2.列举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三、简答题:
简要叙述洋务派与维新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为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请回答:
(1)文中“瓜分豆剖”、“揭竿斩木”各指什么?
(2)康有为上书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起到了作用?为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何人之口?
(2)材料中的“贼”指谁?
(3)此人为什么会发出“无力回天”的感叹?
(4)上述材料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
参考答案:
一、1.B 2.C 3.C 4.C 5.A 6.D 7.C 8.D 9.A
10.C 11.B 12.C 13.D
二、1.谭嗣同 杨锐 刘光第 林旭 杨深秀 康广仁
2.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三、(1)相同点:①代表人物都是清朝官僚。②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③都主张创办新式学校,培养人才。④都要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2)不同点:①阶级属性不同:洋务派属于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维新派属于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②政治主张不同:洋务派反对任何政治改革;而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③依靠对象不同:洋务派依靠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④根本目的不同:洋务派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维新派是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⑤方式和道路不同:洋务派依靠封建政治权力和政府的职能开展洋务运动;维新派则发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四、1.(1)“瓜分豆剖”指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揭竿斩木”指国内人民的反抗日益强烈,阶级矛盾尖锐。
(2)请求变法,挽救危机;起到了作用;因为光绪帝深受感动,表示不做“亡国之君”,下令康有为筹划变法。1898年进行了戊戌变法。
2.(1)谭嗣同。
(2)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3)因为维新变法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出现了戊戌政变,大肆搜捕维新派,变法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无力反抗,所以无力回天。
(4)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 2 The universal language Period 4 习题 2.doc
- Unit 2 The universal language Grammar 课件 2.ppt
- Unit 2 The universal language Period 4 课件 2.ppt
- 《难忘九一八》教案03.doc
- 【同步练习】《抗击八国联军》(人教).docx
- 宗教节日.ppt
- Unit 2 The universal language Period 4 习题 4.doc
-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案08.doc
-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习题02.doc
- 【教学设计】《抗击八国联军》(人教).docx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成本管理的应用案例研究—以A公司为例》11000字.docx
- 人教版劳动教育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例1》课时教学设计.docx VIP
- 集成运放的基础知识.ppt VIP
- 人教PEP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课件.pptx
- 《万里长城简介》课件.ppt VIP
- 新疆某公司水产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图形化编程模拟题库试题含答案.docx
- 政协领导干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的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