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知道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孔子的教育思想;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分析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初步接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学观点。
⒉过程与方法
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或自主阅读、或思考讨论,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探讨孔子言论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收集孔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各派学说的资料,在课上就班风建设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成就,增进民族自豪感。
②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等学术大师在当时社会变革的时代,敢于独立思考、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鼓励自己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在改革和创新的时代中大展宏图。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帮助他们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表格归纳法 历史短剧演出法 辩论赛
教学过程:
导入:
(谜语、复习导入法)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要先考考大家(搞笑猜谜:黑人 谜底:墨子 / 女扮男 谜底:庄子 / 父亲 谜底:老子 / 找儿子 谜底:荀子 / 儿子的儿子 谜底:孙子/)大家知道他们都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吗?——春秋战国。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背景):生产力发展(牛耕和铁农具的作用)→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讲授新课:
一、孔子
师:孔子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我想很多人都会说是“圣人”啊,那么同学们对这位“圣人”了解多少呢?
学生活动 如果要为孔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简介孔子
(备注)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⑴伟大的思想家
①“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互相敬爱,相互谦让,和睦相处。
②“礼”——言行举行要符合社会规范。
③“为政以德”——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
孔子的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些甚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孝敬父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宽容、守信等等。这都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地方。作为一位教师,以及你们作为学生,更是要好好像孔子学习。因为孔子不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还是著名的教育家,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和学的名言呢?
⑵伟大的教育家
①创办私学
②教育对象:有教无类——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曾参和子路的故事,不同性格的学生教育方式不一样。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提问:说了这么多孔子的教育思想,知道它们都收录在哪里吗?这本书是孔子所著吗?
⑶老子
孔子如此博学和仁爱,后世敬称他为“至圣”,除了孔子以外,春秋时期还有一位大思想家,就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他是道家创始人。他认为事物虽然相互对立,但可以相互转化,很多成语都体现了这一点,你们能举出一些成语例子吗?(以柔克刚,大智若愚、苦尽甘来、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喜极而泣、弄巧成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子还希望回归“民智老死不相往来”的淳朴民风。
过渡:春秋时期,出现了孔子老子这样的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启发了后世越来越多的人们探索救国统一道路,到了战国时期,儒家和道家后继有人,同时,涌现出众多思想派别,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百家争鸣
⑴历史背景
讨论: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政治、经济、思想多方面考虑)
①商业繁荣和城镇的兴盛
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在飞速发展,铁器的普遍使用,牛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农产品一多,必然产生交换,这都促进了商业繁荣的城镇的兴盛。
②竞相改革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出现了 “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原来的奴隶主贵族开始转化为新兴的地主阶级,奴隶制度也开始走向崩溃。各国竞相改革,刚上台的地主阶级在自己的立场上需要新的政治理论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增强实力。
③士人的积极思考和探索
当时一批士人四处游说,讲学,面对大变革的时代,他们独立思考,由于这些人的社会地位,立场等多方面的不同,因此形成了各种派别的理论。
④自孔子创办私学以来,私人办学兴盛,为各派学说的传播提供了阵地。
⑵百家争鸣
列表归纳:百家争鸣的概况。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张 墨家 墨子 《墨子》 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 庄子 《庄子》 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