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鞅变法简析
商鞅变法的背景 时代特征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 族融和。 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经济: 政治: 军事: 思想: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变法运动兴起。 铁器牛耕提高生产力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周王室地位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法家学说顺应时代要求,成为思想武器。 具体表现: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 称霸天下的欲望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 变法的目的:富国强兵 变法的核心:农战、法制 变法的特点: 1、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 2、是实行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3、推动秦国社会的发展,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变法领域 具体措施 作用 经济 严肃军纪 废井田,开阡陌 奖励耕织,实行重农抑商 统一度量衡 实行县制,国君任免官吏 推行什伍连坐制 强化法治, 轻罪重罚 焚烧诗书 1)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击了旧贵族的特权; 2)极大提高秦军的战斗力,使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1)用法律的形式从根本上确立封建 土地私有制; 2)推动秦国经济的发展,稳定国家 财政,增强国家实力。 1)加强了国家对基层的管理与统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2)强化人民法律意识,保证变法的 彻底执行, 加强了思想控制 军事 政治 思想文化 奖励军功 习俗 禁止行贿, 禁止父子兄弟共居 有利于国家赋税和集权统治 商鞅变法的结果: 守旧势力的反扑 商鞅之死 商鞅被害后,新法并未被废除。 为什么? “商鞅虽死,秦法犹存”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2、历史作用(积极性): (1)经济上: (2)政治上: 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 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 央集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3)军事上: 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 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1、性质: 秦——富国强兵,奠定统一基础 3、历史作用(局限性):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如刑法严酷 (2)加重剥削与压迫:如连坐法 (3)改革不彻底:如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 隶、 公开承认占有奴隶合法性。 (4)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规 律,导致民主意识的弱化。 认识和启示 认识: 改革具有必要性、多样性、复杂曲折性、进步性、局 限性。 启示: 1、只有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 2、改革会遇到重重阻力,必须坚持不懈,有牺牲精神。 3、改革应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4、要制订法律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5、改革要讲究策略的灵活性,以减少改革的阻力。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