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6.doc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6.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设计6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课标要求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下来,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 通过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认识统一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知识与能力 了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史实,进一步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为正确评价汉武帝做必要的史实积累。 过程与方法 初一学生处于童年向少年过渡的阶段,从心理上喜欢表现自己,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历史短剧的表演、课堂讨论等活动,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并增强历史想象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延续和发展,初步掌握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对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应建立在一定的史实基础之上,因此,了解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学习的重点。 如何评价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 1、介绍学生阅读《中华五千年》、《中国古代史常识》等有关通俗历史读物,了解有关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史实,为课堂学习做必要的知识储备。 2、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编历史短剧:(1)“推恩令”;(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方法 表演法,讨论法,比较法,讲授法。 板书设计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用投影仪打出汉武帝的人物图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师:(指人物图像说)图中的这个人物就是汉武帝。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死于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他的一生见证了西汉王朝的鼎盛,可又有谁知道,就是这位功勋卓著的大汉天子,内心里总有着无穷无尽的烦恼!今天这节课,老师会带着同学们走进汉武帝的内心世界,知晓他的烦恼,感受他的忧愁,并期待大家能为他老人家排忧解难,用我们的智慧开创出别具一格的大一统格局! 课件推出课题“汉武帝的烦恼——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让学生就课件的背景展开讨论,领会老师选择此图片作为背景的用意。 讲授新课 一、削弱封国势力 多媒体播放剪辑好的音像资料。(讲述西汉的建立。时间约1分钟。) PPT课件展示:公元前202年,在“四面楚歌”声中,西楚霸王项羽痛别虞姬,走上了不归路。引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诗句,让学生去体味项羽的情绪。然后老师点评。 PPT课件展示:而项羽的对手——汉王刘邦却踩着庆祝胜利的鼓点,登上权力的最高峰,建立了汉朝,史称西汉。引用“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诗句,让学生去体味刘邦的情绪。问题落在最后一句上,刘邦的忧虑是什么?(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提问: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动作? 学生作答略。(引导学生答出:分封诸侯王,尤其是分封刘姓子弟为诸侯王。) 多媒体播放剪辑好的音像资料。(讲述刘邦分封同姓王。时间约30秒钟。) 刘邦自己后来也认识到,这些诸侯王的存在对他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在他去世之前,就已经着手剪除异姓诸侯王,以确保刘姓江山的稳定。可他哪里料到,被他寄予厚望的刘姓子弟在他死后的岁月里骄奢淫逸,渐成隐患。 PPT课件展示:“西汉金缕玉衣”插图。 教师:此乃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葬衣——金缕玉衣,这件金缕玉衣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展开讨论作答:(用金缕玉衣作葬品,说明诸侯很富有,生活上奢侈腐化。) 事实是,汉朝自建国以来直至汉武帝时期,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刘姓诸侯王势力过大,不易控制的问题。 多媒体播放剪辑好的音像资料。(讲述七国之乱。时间约1分钟。) 汉景帝时期的晁错曾经试图用武力和法令直接削藩,结果是吴、楚七国联合叛乱,叛乱各国打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使得晁错被诛,但叛乱的诸侯国并没有因此收兵,汉景帝这才明白诸侯叛乱并不是因为晁错削藩,而是要夺取汉朝的政权。最后,汉景帝倾尽全国之力,才勉强把叛乱镇压下去。 汉武帝继位以后,因乃祖乃父的“文景之治”,使得天下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但这只是表面的祥和,时局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汉武帝深知自己是坐在火山口上,内心里总在盘算着如何彻底清除自高祖刘邦遗留下来的心腹大患。 请同学们一起来观看小品。 某天。 武帝后花园。 汉武帝(以下简称“帝”)为掩人耳目,密诏主父偃后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