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3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课型:新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区别文学描写和历史原貌之间的关系。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说出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以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指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 。 过程与方法 利用历史教学挂图,直观形象地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有关史实。
收集有关三国的历史小故事,从多方面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阅读课文,找出使得曹操统一北方的因素,提高从课文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通过学习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时期的史实,了解曹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 教学难点 辩证地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正确认识三国鼎立的历史的进步。 教具资料准 备 教师准备:图片及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备补充 集备补充 温故知新: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是? 启发 思考
回答 情景导入:
多媒体演示《三国演义》主题曲。主题曲(视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设疑:
1. 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2. 说一说你知道的这一时期的英雄(一时多少豪杰)。 启发 积极参与 引起学生的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维目标 大屏幕展示 总体把握,为新课做铺垫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1. 创设情境,用“我们正处在东汉末年,呈现在你眼中的是怎样的景象?”为题引导学生描述东汉末年的社会环境。
2. 小组讨论:
为什么是曹操而不是其他军阀最终统一北方?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招贤纳士,得到更多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制,奖励农耕,解决军粮缺乏的问题。
3、学生阅读有关课文,了解官渡战役归纳作战时间、双方、结果、特点、作用 。
4、曹操为什么能够在官渡之战中取胜?
5、简介赤壁之战经过。
6、分组讨论:曹操为什么在官渡之战获胜而在占据优势的赤壁之战中反而失败呢?
5.阅读课文,了解三国建立概况;并利用表格。
6探究:从东汉统一的政权到三国鼎立,你认为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大屏幕出示问题,指导阅读
启发
引导
点拨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归纳主要内容(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探讨交流,解决问题(体会主动学习的乐趣,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
分小组讨论
利用表格形式对比效果更好
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表格或方位图,培养其动手动脑的能力 重点难点突破:
本课内容目标达成的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抽象思维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绝对的特点;同时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学习兴趣会很高。 指导
分析
点拨 阅读
归纳
探究 小结归纳: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学以致用:
设计一副三国鼎立的示意图(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板
书
设
计
课后随笔与反思 优点:
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故事家喻户晓,教师可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缺点:
文学作品及史实是有很大区别的,学习本课时要让学生注意辨别小说与史书的不同。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路
一、曹操统一北方:
背景
原因
官渡之战
二、三国鼎立
背景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