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和关键期.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龄和关键期

第四章 年龄和关键期 一、列尼博格的语言习得关键期 1、语言习得关键期的概念。 关键期的概念来源于生物学,它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个体行为的习得特别容易,发展特别迅速。大量的事实证明,生物体在某种行为形成中确实存在着关键期。例如Gould(1987)对白冠雀的研究表明,成年雄雀的叫声中含有某些特定的音符,这种音符能自动触发雄雏雀脑中的收录装置,雄雏雀只有出生后的40—50天内听到成年雄雀的叫声,日后才会鸣叫。过了这段时间,即使听到成年雄雀的叫声,也不会鸣叫。在本例中,出生后的40—50天就是雄雏雀发展鸣叫行为的关键期。 那么语言习得是否也有类似的关键期?其作用是否也如在动物某种行为形成中那么明显呢?美国心理学家列尼博格( Lenneberg,1967 )首先提出了语言习得关键期的概念。他认为确实存在着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由于生理因素的作用,语言的习得最为容易,超过这段时间,语言的习得能力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列尼博格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的概念后,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后来大量的研究报告证明语言习得确实存在着一定关键期,但是对关键期的时间问题并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列尼博格认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是从2岁到青春期(12或13岁)的这段时间。克拉申(Krashen ,1973)认为,5岁是语言潜能发展的高峰期。Bates(1993)认为,在5岁之前,儿童从语言障碍中恢复的可能性最大。尽管意见不一致,但综合各种意见可以看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一般是指从出生到青春期前的这段时间,其中1—5岁较为关键。在关键期内,通过接触自然的语言环境以及与语言环境的相互作用,儿童会自然学会语言,而错过了关键期,语言学习的效率会大大降低。 2、语言习得关键期的证据 语言习得关键期的证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来自于脑损伤与语言恢复关系的研究。 语言活动具有着非常复杂的脑机制,它和大脑不同部位的功能密切相关。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左半球(对于多数人来说)额叶的布洛卡区、颞上回的威尔尼克区和顶枕叶角回等。这些地方的损伤,都可以引起一定程度的失语症。 列尼博格比较了成年失语者与儿童失语者语言恢复的情况。发现,成年失语者和儿童失语者无论在语言恢复的程度和语言恢复的速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即儿童较成年人语言恢复的程度要高,恢复的速度要快,儿童较成年人更有可能完全恢复。 列尼博格用大脑语言功能偏侧化的观点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在儿童出生的前两年大脑两半球发展语言的潜力是均等的,因此由左右任何半球损伤导致的语言障碍都可以由未损伤半球的功能来弥补。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语言功能越来越偏侧化于左半球,左半球成为语言的优势半球,到青春期之后这种偏侧化的过程基本完成。由于上述原因,就使得脑损伤发生的年龄越早,语言恢复的可能性越大,恢复的速度也越快。而成年后发生脑损伤,语言恢复的可能性非常小。 列尼博格还注意到,那些先天愚钝的儿童,在14岁之前接受语言训练,也会取得一定程度的语言进步,他们具有少量的词汇,能执行一定的口语指令,但14岁之后,再进行语言训练,却没有任何的进步。这说明,非外部原因导致大脑结构性损伤的人过了青春期,语言学习的能力也丧失了。 列尼博格通过脑损伤与语言恢复关系的研究,间接地为语言关键期的概念提供了证据,但有人认为,他的研究只是针对大脑损伤的被试而言的,而且这些研究只说明非语言区的大脑,在语言区大脑损伤后有可能起到替代的作用,以及在不同年龄这种替代作用的大小可能不同。关于正常人为什么存在语言发展关键期,列尼博格并没有提供直接的证据。而且后来有研究表明,在儿童出生后,左半球就可能是语言加工的优势半球。 第二、来自于语言环境受到剥夺的儿童语言行为的研究。 支持语言习得关键期的最直接证据,来自于一些特殊儿童语言行为的研究。这些儿童的大脑并没有损伤,但是在语言发展的早期,由于剥夺了语言环境,致使后来语言的发展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 在70年代初,美国曾发生了一起罕见的虐待儿童案件。一位叫吉妮(Genie)的女孩,在其出生20个月后,被其暴虐的父亲囚禁在小屋中达12年之久。这期间,她既听不到声音,也看不到电视,而且只要她发出任何声音,便遭到父亲的毒打。她由盲人的母亲定时喂饭,她的母亲由于惧怕丈夫,很少与吉妮交谈。吉妮直到13岁时才被人发现,这时她完全不能说话。后来语言专家对其进行了长达7年之久的认真细致的语言训练,但是她的语言表达远比同龄儿童差。她不会使用冠词、代名词、助动词、动词时态等,说出的句子仍是语法错误的句子(Curtiss,1977)。 一些生来就丧失听力的儿童,他们平时通过手势语与父母交流,也受到父母很好的情感关怀,因此这些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