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课件01.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课件01

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1. 背景: 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老解放区土地改革已经顺利完成 新解放区人民迫切要求土地改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土改队员在宣传土地法大纲 一九五零年六月,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刘少奇作《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会议通过了这个报告及中共中央建议的土地改革法草案。 贫农分到了土地 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八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改法》得到农民拥护。 2. 颁布 1950年6月 河南省偃师县马洼乡的农民在看《土改法》 3、内容 提出土改的基本目的和其他具体规定 土改的基本目的: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思考:《土地改革法》对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是如何规定的? 二、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2年) 1、土地改革的总政策: 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 思考:土改中是如何划分阶级成分的? 全国土改的开展: 在华北、华东、中南、西北等有1.2亿农业人口的地区进行。 从1951年冬季开始在华南、西南等约有1.1亿农业人口的地区进行。 从1952年冬季开始主要在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约3000万农业人口中进行。 3、 土地改革的成果 地主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以地租为主要生活来源。 富农 一般占有土地、比较优良的生产工具和活动资本,也有租入一部分或全部土地的,自己参加劳动,但常依靠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 中农 多数占有土地,也有些租入部分土地,都有相当的生产工具,生活来源依靠自己劳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不剥削他人,也不出卖劳动力。 贫农 占有不完全的生产工具,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一般都需租入土地耕种,或出卖一部分劳动力,受地租、债利的剥削。 雇农 一般全无土地和生产工具,有些只有极少的土地和生产工具,完全或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主。 四川某地农民斗地主 土改中是如何对待地主的? 土改中农民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土改中农民在丈量土地 土改中农民兴高采烈 领回分到的农具 4、思考:土地改革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 1、 解放初期国民经济的状况 2、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等。 上海银行的宣传车在街头宣传 《人民日报》关于人民政府制止物价暴涨的报道 说一说:什么是“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其结果又怎样? 3年中,文教卫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到1952年,全国卫生机构由1949年的2600个增加到3540个,病床由8万张增加到16万张,卫生人员由54.1万增加到81.9万。 3、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1952年,钢产量达134.9万吨,比1949年增长753.8%,比旧中国最高年产量增长46.2%。图为鞍山钢铁厂工人铸钢锭。 土地改革的总政策是什么?为什么土地改革能够顺利完成? 再见!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