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冈石窟的开发与保护
浅析云冈石窟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学生姓名:侯敏 指导教师:卫红
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历史文话遗产景点成为了人们旅游的热点。云冈石窟文化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代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可贵财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奇特的艺术成绩和奇特的自然风情。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文化、经济、生活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其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
1961年,国务院将云冈石窟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8日,云冈石窟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0年1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芬兰赫尔辛基会议上将云冈石窟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录。既然云冈石窟是如此珍贵的文化遗产,那么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他便成为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
一、大同云冈石窟概况
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的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由凉州名僧昙曜奉文成帝的旨意开凿,整个石窟凿刻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的武周山石壁上,因其高处名云冈,故取名云冈石窟。石窟现存主要洞窟、窟龛、造像分别有45个、252个、5.1万余躯,。其恢弘传浮雕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云冈石窟接待游客达七万余人大同市云冈石窟、恒山两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0.651万人次端午小长假期间,云冈石窟景区接待游客2.6万人次,环比增长100%;门票收入72万元,环比增长89.4%。教育和旅游的功能统一,文化和经济的产业统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旅游景区管理手段、思维和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也给旅游景区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旅游景区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都有长足的发展。通过物联网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灾害、游客行为、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行迹和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改变景区管理局或管理委员会的组织结构,优化和再造景区管理业务流程;同科研院校、研究机构、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IT公司等建立战略联盟,运用众人的智慧集结众人的力量管理景区智慧景区建设的目的是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游客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这一问题,本文的研究还是比较粗浅的,[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03).
【2】阮仪三.寻求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J].城市规划,2003,(06).
【3】张艳华.再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城市遗产保护[J].城市规划,2003,(12).
【4】吴月湖.从旅游地研究角度看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保护[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2).?
【5】房蕊.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理论学刊,2009,(08).
【6】王成武.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与对策——以四川省三台县为例[D].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3).
【7】王林.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比较[J].城市规划,2000,(08).
【8】姜睿.旅游与遗产保护[J]. 商业研究.2001.(07).
【9】许瑞娟,翟宝辉.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策略[J].城市规划汇刊, 2004,(03).
【10】颜丽丽. 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
【11】冯俊新,张凯云,钟笑寒 [期刊论文] 《经济地理》,2008,(03).
【12】曹玉琴.浅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建筑设计管理》 2009,(05).
【13】易红.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14】厉媛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15】林源.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16】段勇.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协调发展初探[D]. 天津大学. 2004.
【17】冯俊新,张凯云,钟笑寒[期刊论文] 《经济地理》 -2008年3.,(03).
【18】徐学书.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
【19】苑静虎.云冈石窟的保护 中国文化遗产 2007,(05).
【20】薛伟华.浅谈开封市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开封大学学报,2006,(03).
【21】张晓, 郑玉歆.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 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 2001.
【22】陶伟. 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23】薛伟华.浅谈开封市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管理资料目录(新版).doc VIP
- 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 - 森田正马.doc VIP
- 改革开放后山西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pptx VIP
- 九年级美术下册 第三单元 第2课《动漫形象设计》教学教案 新人教版.doc VIP
- 比较级最高级练习.doc VIP
- D-Z-T 0325-2018 石膏、天青石、硅藻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正式版).docx VIP
- (完整版)法兰连接尺寸HG20592-2009.pdf VIP
- 人工智能在消防防火中的应用.pptx VIP
- JB∕T 14641-2022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pdf
- AI1AI增效:AI赋能职场办公提升.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