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大汉之天声供参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振大汉之天声供参习

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 沈 松 僑 一、前言 二、「史界革命」與「民族英雄」的誕生 三、民族英雄系譜的主脈--「抗禦外族」的民族英雄 四、民族英雄系譜的分流--「宣揚國威」的民族英雄 五、結語—民族英雄系譜的詩學與政治學 攄懷舊之蓄念 發思古之幽情 光祖宗之玄靈 振大漢之天聲 -- 鄧實,<正氣集序> 前 言 近年來西方學界對國族(nation)與國族主義(nationalism)的大量研究,大抵都揚棄了純粹「根基論」(primordialism)的立場,改而採取偏向「建構論」(constructionism) 或「工具論」(instrumentalism)的觀點。在這樣的學術認知中,「國族」,一般而言,不再被視作由血統、語言、文化等根基性紐帶(primordial ties)自然衍生的「既定資賦」( given );反之,「國族」乃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被「發明」、被「建構」出來的「想像的社群」(imagined community)。 Liah Greenfeld便指出:世上並無「蟄伏不覺」(dormant) 的國族等著我們找出其先天與俱的客觀「國族特性」(nationality),以便將其自酣睡中喚醒;反之,人們乃是先被灌輸一套虛構的國族認同,才會相信他們自己是一個統一的「國族」群體。換句話說,是國族主義意識形態催生了國族,而不是國族激發了國族主義的情懷。 不過,猶如Renato Rosaldo對建構論者的族群理論所作的批評,把「國族」當作是「想像」的產物,並不是問題的結束,反而是更多問題的開端。如果「國族」確實是一個「想像的社群」,我們不免要追問:是誰在想像?是通過怎樣的文化、符號過程來進行想像?這樣的想像又造成怎樣的結果與影響? 這些複雜的問題,頭緒紛繁,牽涉多端,迥非本文所能解決。雖然,我們或許還是可以從一座人物塑像尋得一些思考的線索。 這座落成於1902年的雕像,矗立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市立公園。雕像本身樸實無華,不足稱道,卻是像主的身分發人深思。這座雕像紀念的,既非位高權重的王公巨卿,也不是聲名顯赫的文臣武將,而是一位平凡卑微、名姓無傳的書記。約當十三世紀左右,這位書記撰寫了舉世第一部「匈牙利」歷史—Gesta Hungrorum,將當時匈牙利地區人群發展的軌跡,追溯到西元五世紀匈奴英雄阿提拉(Attila, 406-453)的軍事征服,從而為十九世紀的匈牙利國族主義運動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與強固的認同基礎。 從這段軼事,我們可以窺見國族建構過程的一個特殊面相—一個文化「表述」(representation)的層面。這座書記雕像隱約指出:匈牙利這個「國族」所以存立的關鍵,與其說是「上帝之鞭」的征服行動,毋寧更是對此一歷史事件的「敘事」(narration)與表述。就此而論,「國族」,乃是通過歷史敘事的召喚,才可能被想像出來。Geoffrey Bennington便說,「在國族的核心處,我們無疑可以找到一堆敘事;這些敘事包括國族起源的故事、建國先祖的神話,以及(國族)英雄的系譜。」 對於歷史敘事與國族的密切關係,研究國族及國族主義的學者早有所見。1882年,Ernest Renan在他那篇著名的演說<何謂國族?>中,便已明白指陳:「輝煌的歷史、偉人、榮耀等等,乃是國族形成的社會資本。」 Anthony Smith也指出:「為了創造一套足以令人信服的『國族』表述,必定先要重新發現並奪佔(appropriate) 一個光榮而獨特的『過去』。」社會學者David McCrone甚至強調:「任何『國族』都必須有歷史,否則便無法成為『想像的社群』。」他還引述了Ernest Gellner的警句:「沒有歷史的國族,乃是沒有肚臍的國族」。 這些學者的論點也可以在世界各地實際出現的國族主義運動中,得到印證。十九世紀下半葉,領導「少年拉脫維亞」(Young Latavia) 從事民族獨立運動的Atis Kronvalds便主張,為了促進愛國熱情,「國族歷史」乃是最足珍惜的知識形式。 獨立後的非洲國家那米比亞(Namibia)為了凝聚國族意識,更透過各種策略,極力動員「歷史敘事」與「歷史表述」,將既有的族群過去重新界定為「國族的歷史」,將部落的傳統英雄改扮成國族的「解放鬥士」。至於十九世紀德國知識份子如赫德(Johann G. Herder, 1744~1803)、費希特(Johann G. Fichte, 1762~1814)等人之汲引歷史書寫以為推展國族統一運動之手段,尤為眾所週知的具體史例。無怪乎Anthony Smith要將歷史學者與語言學者並列為國族與國族主義的立法者與創造者;此亦所以Eric Ho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