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吴光辉高中历史必修部分课标解读必修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定义: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集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 2.分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有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两种主要形式 3.分期: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早期阶段(夏商周时期,前2070年~前476年)和发展阶段(战国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前475~1840年)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07年水平测试)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7.秦朝能达到“一法制,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的前提条件是 A.生产力发展 B.国家统一 C.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D.实行了法治 8.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础的是(07广州理科基础二模) A.宗法制 B.世袭制 C.中央集权制度 D.郡县制度 9.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A.尚书——中书——门下 B.中书——门下——尚书 C.尚书——门下——中书 D.门下——中书——尚书 11.961年,宋太祖对石守信(北宋大将)等人说:“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这段话的真实意图是要石守信等人 (07年水平测试) A.积累财富 B.安享晚年 C.交出兵权 D.享受生活 1、君权与相权(汉、唐、宋、明的演变) 2、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1)秦: 御史大夫——中央 (2)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官员和诸侯王 (3)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设置, 如御史台、都察院,但专制制度下的监察体制实际效能是很有限的 3、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4、行省的设立 思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实质和特点是什么? 10.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专制主义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中央集权的不断增强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小结 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1)皇权确立后不断加强,君主主宰国家的一切大权。相权被不断分割,且权利日益削弱,对皇权的威胁也日趋减弱。 (2)历代王朝中央都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4)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 13.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9月14日到21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阅200多个报告,处理400多件事,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朱元璋的忙碌和他采取的哪项措施直接相关? A.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实行八股取士 C.组建特务机构? D.废除行中书省 16.由明初废丞相设内阁到清初设军机处,其本质反映了(06年水平测试) 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激化 B.官僚体制的创新 C.君主专制制度的日益加强 D.中央机构的精简 基本特点 明朝 宋朝 唐朝 西汉 削夺相权。 a.频繁任免丞相。 b.设“中朝”(又称“内朝”)抑制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 实行多相制度,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参加政事堂议事的其他官员身份亦等同于宰相。 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分化相权。 废丞相,权归六部。 相权的不断分散和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考试选官制度 由官吏察访“孝”“廉”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主要内容 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体现了公平公正,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和质量,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和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但选才比较单一,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具有封闭的特征,其形式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评价 隋唐至1905年 两汉至魏晋 夏至春秋战国 盛行时期 科 举 制 察 举 制 世 官 制 秦朝 西汉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郡县制 郡国并行制 州 道 路 行省 县 州 州 县 县 路 府 州 县 元代的行省 蒙古: 东北: 云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