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南传统文人香事
中华香事滥觞
中华香事起于上古时期之祭祀,宋丁晋公《天香传》谓:“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三代?享,首为馨之荐。”《尚书?舜典》对舜帝登基的一段记载:“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端。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此先泰的文献记录了尧帝禅位于舜帝的祭祀天地山川之典礼。“?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柴,望秩于山川。”即用燃烧草木之类告祭天地,此即为后世焚香之始。此类燃烧草木之祭祀方法发现于我国各地上古遗址,五六千年前江南地区的马家浜文化、凇泽文化就发现有燎祭台。又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又出现了焚香用的陶薰炉。经商周、春秋战国焚香之传统更甚,且战国晚期已有铜熏炉和陶瓷豆式熏炉,两汉时期由于西域商道畅通,极大的扩大了各种香料的来源,如沉香、鸡舌香、苏合香等,西域传来的香料及用香法促进了香文化的发展,亦由此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薰香文化。
香学发展、完备
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繁荣,薰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寺庙用香,豪门贵族、文人用香已为常事,隋唐时期用香之学已完备成为独立体系,焚香专用之炉具、工具、香仪等已相对成熟定型(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有大量的香料反银鎏金的各式香炉、香宝子、香匙香筋等香事用具)。
五代、宋、元薰香文化则成为普通文人、士大夫、僧侣、高士、权贵等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项雅事。出版了大量的香谱香事类著作,留存至今的有五代李询《海药本草》,宋洪刍《香谱》,宋叶廷??《名香谱》,南宋陈敬《陈氏香谱》等。并且形成了以品香为主体的雅集――文人香席。宋代之前香席品香于前朝亦已经出现,唐中宗神龙元年传译之《楞严经》卷七曰:“香炉纯烧沉水,无令见火”则埋炭品香之法唐时已有,然古时文人雅士熟衷的香席却出现于两宋间。
宋《都城纪胜?四司六局》所戴“烧香点茶,挂画插花”文人四般闲事中“烧香”便包涵了“设香席品香”。香席中的司香者须经专门修?训练,故“四司六局”中有专业司香的“香药局”专雩香球,火箱、香饼、诸般奇香、装香簇炭等。
宋代《陈氏香谱》中于香席品香之器具,炭灰等有详细的记载:“品香必于深房曲室,矮桌置炉与人膝平,火上设银叶或云母置如盘形,以之衬香,香不反火,自然舒漫无烟燥气”此宋人品香之法度也。
至明初洪武皇帝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制定了文人香事之规范,于香席品香之香粟、香炉,香盒、香匙筋、品香灰、香炭、隔火等品香器具之尺寸、材质、工艺、优劣、雅俗皆有评议?定(具体参见明陶宗仪《说郛?腥仙焚香七要》、明朱权《腥仙神隐》)此后高濂《遵生八笺》、屠隆《考椠馀事》、文震亨《畏物志》等诸香事方家于香席品香均有精妙之论。
清代香学专著较少,仅有清初董说《非烟香法》,清嘉庆王欣《青烟录》,清兄绪丁月湖《印香炉谱》等,其中以董说《非烟香法》之和香品香之法较为精妙。
至于当代,唯有已故文博大家刘良佑教授十数年致力于传统香学,身体力行于香料之辨别、分类、合香、制香、品香礼仪、香文化之升华等的研究,著有《灵台沉香》、《品香之道》,《香学会典》,为当代香学泰斗,吾辈亦受教于先师到公良佑夫子。香学之道不绝,先师功不可没也。
恩师刘良佑先生总结中华传统文人香事之核心为:“静心契道、品评审美,励志翰文,调和身心。”
香席之美
宋明间由于香学文化之发展普及,文人高士大多设有静室(亦称“香室”),除师友间勘研学问参禅悟道外,亦用来举办香事雅集,称之为设“香席”,由此亦产生了一定的香席礼仪,恩师良佑先生谓“香席是经过用香功夫之学习,涵养与修持后而升华为心灵飨筵的一种美感生活。”
入香席之前首要心清意定,因此通常于书斋雅室先行吃茶,春夏宜绿茶,如龙井、碧螺春、猴魁等,秋冬则普洱、乌龙、红茶等。品茶之时,亦可伴有赏古、挂画、插花、抚琴、弄箫等雅艺,通常时间不可过长,过长则有神情外移之弊也;而后于香室入香席品香。
品香以四人为佳,其中一人司香,亦称之为“炉主”,一切香事,皆以司香为主导。品香入座,主客位于炉主左手方之上座,通常请较年长者入座,陪客依序自主客左方入座,炉主位在主客右手方,此项礼仪意在长幼有序,亦合儒家礼教之规范。品香入席以一主三客为度,因人多则传香时间过长,香气亦涣散,且人多味杂不宜入香境。
入席既定,由炉主介绍今日所品之香品。通常一席三品,分一主二附,如主香为糖结棋楠,附香为绿结棋楠、越南黄土沉香,并请客人欣赏所用之炉具和用香工具,通常有品香炉两具(一为棋楠炉一为沉香炉)、香盒三只,香渣碟、取火罐、香炭盒、香刀、香夹、香匙、香筋、灰押、香帚、匙箸瓶、香具盘、品香台。自此司香理灰埋炭,取香入炉,每出一香,于三巡后换香另出一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9年级道德与法治素养形成期中测试(图片版,含答案).docx VIP
- 全国2025年10月自考00185《商品流通概论》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3年4月 自考 06056 心理学史 试题.pdf VIP
- 涉案财物管理系统V2.0T-用户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网络安全等级测评师(中级)考核试题与答案.pdf VIP
- 电梯学徒安全培训记录课件.pptx VIP
- 公务员制度专题二.ppt VIP
- tc官网软件资源中文产品手册voicetone.pdf VIP
- 路灯售后服务方案及措施.docx VIP
-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