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北市警察人员运动行为与相关因素研究.PDF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
第35 期 ,第87-100 頁 ,民國100 年6 月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Contents
No.35, pp.87-100. June 2011
臺北市警察人員運動行為與相關因素研究
* **
林孟冠 黃淑貞
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臺北市警察人員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本研究分層隨機抽樣
396位警察人員,以問卷方式收集警察人員運動的種類、時間、頻率、強度及職場環
境因素和運動社會心理因素等資料。資料分析採描述性統計、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
差相關及複迴歸。結果發現 :有規律運動者為21.3% 。自我效能、知覺運動障礙及知
覺運動利益,為預測運動總量的有效因素。臺北市警察人員規律運動比率不高,建議
考量輪班及運動社會心理因素,規劃合適的運動健康促進計畫。
關鍵詞:規律運動、運動社會心理因素、職場環境、警察
* 內政部警政署外事組警務正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系教授
通訊作者 :黃淑貞
聯絡地址 :106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聯絡電話 :(02) 7734-1732
E-mail: huangsj @.tw
— 87 —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第35 期•民國100 年6 月
壹、前言
運動有益健康 ,可降低心臟病、高血壓、腦中風、糖尿病及直腸癌的風險,增強
骨骼、肌肉與關節的健康度,有助體重管理與睡眠品質,減少焦慮和憂鬱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 2006 )。國人生活型態逐漸轉為坐式生活型態
(sedentary life-style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2001年 「國民健康訪問調查」指出,成年人
有規律運動者約有21% ,而有50.3%未從事任何運動 ,其中以25-44歲青壯年之規律運
動人口比率最少 (林佑真、溫啟邦、衛沛文 ,2007 )。隨社會民主多元化 ,警察的角
色愈來愈複雜 ,服務對象廣泛 ,勤務時間晝夜不定 ,工作型態壓力高,生活步調緊
張,且常因應治安需求,得面臨超時工作、停止輪休等勤務調度,排擠個人休閒運動
時間。
國內有關警察休閒或運動的調查研究不多 ,其研究結果均顯示 ,警察人員的休
閒活動偏向參與靜態性活動 (鄭政宗、周勝方,2003 ;林禹良,2003 ;黃淑君、陳葦
諭 ,2004 )。臺北市基層警察所面臨的整體工作壓力有偏高現象,而其所參與的家居
性活動 (在家中或和家人進行的活動 ,如看電視/電影、聽音樂廣播、閱讀書報等)
和娛樂性活動 (具有賭博性和商業流行性的活動,如打麻將/玩牌、唱KTV/卡拉OK 、
上網/打電動等)無助於紓解工作壓力 (黃淑君、陳葦諭 ,2004 )。而大多數警察人員
需要24小時輪值 ,輪班工作人員常會因睡眠、生活和飲食習慣改變,而影響身心健康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997 )。
國外許多研究發現知覺運動環境與促進從事身體活動有關,知覺運動環境的便
利性,與從事身體活動時間,呈正相關 (Carnegie et al., 2002 ;Giles-Corti Donovan,
wen, 2004 ;
2003 ;Humpel, Owen, Leslie, 2002 ;Humpel, Marshall, Leslie, Bauman, O
McCormack et al., 2004 )。另有文獻指出,實體環境與身體活動量有關,客觀實體環境
綜合評量得分愈高者,身體活動量愈大 (Bolívar, Daponte, Rodríguez, Sánchez, 2010 ;
Cochrane et al., 2009 ;Giles-Corti Donovan, 2003 ;Humpel et al., 2002 ;McCormack et
al., 2004 ),運動設備、設施與休閒運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