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OOC飓风现象的冷思考
MOOCs “飓风”现象的冷思考
1
陈丽,林世员
北京师范大学 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5
[摘 要]2012 年MOOCs 热潮席卷全球,2013 年又在中国
刮起“飓风”,国内一批知名高校相继加盟三大MOOCs 平台,
一批社会教育机构相继开启在线教育项目,关于MOOCs 的研究
和讨论也十分热烈。在国际上MOOCs 开始进入冷静阶段和反思
的情况下,中国关于MOOCs 的实践与讨论却显得相对亢奋,其
中固然有对 MOOCs 推动教育变革的热烈期望,但也不乏对
MOOCs 本质缺乏清晰的认识以及对如何发展MOOCs 缺少冷静的
分析。为了充分认识MOOCs ,并试图寻找中国MOOCs 发展的
本土之道,本研究梳理了MOOCs 发起者的初衷、企业投资的利
益诉求以及MOOCs 对教育变革的意义,并指出了当下对MOOCs
的认识误区以及可能存在的陷阱,以期对中国MOOCs 的发展有
所裨益。
[关键词] MOOCs ;利益诉求;意义;认识误区;策略
MOOCs 在2012 年以“数字海啸”的方式席卷全球,引起了
广泛关注,“时代”杂志把2012 年称为MOOCs 元年。而对MOOCs
的讨论与研究也早已超越了它本身,提升到了教育变革的程度,
人们期待MOOCs 引发教育的革命性变革。2013 年,MOOCs 依
然高歌猛进,尤其是在中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
【作者简介】陈丽,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林世员,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
研究中心2013 级在读博士生。
1
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先后与三大MOOCs 平台运营商签订合
作协议,中国大陆第一个高校主导的MOOCs 平台——“学堂在
线”也于10 月启动,一批社会教育机构相继开启在线教育项目,
新浪、网易、搜狐相继建立了自己的在线教育机构,仅“天使”
投资的在线教育平台就有10 多家,有人甚至将2013 年称为中文
MOOCs 元年。在国际上,MOOCs 在经历过2012 年的快速发展
后,2013 年则进入了相对冷静的时期,以约翰·丹尼尔爵士、
约翰·巴格利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一直对MOOCs 持冷静观察
态度,并对其进行批判和反思,而这种理性的反思正是MOOCs
进一步发展的必需。相比之下,在中国这种声音还相对较少,其
背后的原因或许是我们对MOOCs 的本质认知有待于加强,或者
对MOOCs 的本土化发展之道我们还需经过较长时间地探索。
一、MOOCs 发起者的初衷
当前对于MOOCs 的讨论,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商业领域都主
要关注xMOOC (基于内容的MOOC ),对MOOC 的本源cMOOC
(基于网络的MOOC )却已经淡忘。2008 年加拿大阿萨巴萨卡
大学的乔治•西蒙斯和斯蒂芬•唐斯基于联通主义的学习理论,开
设了《联通主义和连接化知识》课程,其初衷在于验证并研究联
通主义学习理论,并尝试在其指导之下的网络教学。而之所以开
设这门课程,乔治•西蒙斯和斯蒂芬•唐斯则是因为受到亚历克•
克洛斯的在线研究生课程《社会媒体与开放教育》和戴维•威利
的基于Wiki 的课程《开放教育大纲导论》的影响,这两门种课
程唤起了他们按照某种方式将校园外的人员加入到课程学习中
扩大课程的服务范围和辐射面的想法,在研究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尝试新的网络教学方法的同时,同时扩大社会影响。
2
根据斯蒂芬•唐斯所述,其实当时乔治•西蒙斯和斯蒂芬•唐
斯的本意并非创建一个MOOC ,所以确切的来说MOOCs 这一形
式并不是他们设计和实施的,但他们当时对自己想要建一个什么
样的课程有着清晰的认识,这些认识导致了今天的MOOCs 的诞
[1]
生。 2011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基于cMOOC 的部分思想,
借鉴了可汗学院的教学模式,沿用传统面授教育课程的教学组织
形式,以易于复制的课程框架,以学生自主构建学习共同体实施
在线课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