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1 百家争鸣课时自测 人民版必修3.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1 百家争鸣课时自测 人民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1 百家争鸣课时自测 人民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1 百家争鸣课时自测 人民版必修3 1.(2015·宜宾高二检测)提出“恭而无礼则老,慎而无礼则葸(胆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说话尖刻)”的先秦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 【解析】选A。从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此思想家强调的是“礼”的重要性,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 【补偿训练】(2015·漳州高二检测)“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循序渐进 【解析】选B。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原则,故选B。 2.圣人云:“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上观点,符合以下哪个流派的观点(  )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解析】选A。从题干材料“好静”“无事”“无欲”可知体现的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故选A。 【特别提醒】道家主张顺应天意(自然)、顺应人性、自然而然地治理国家,以无为而达到有为的目的,在当时春秋战国时期割据混战的局面下是消极的思想;而在封建王朝刚建立初期,以此为指导思想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提出这一看法的学派是(  ) A.墨家 B.法家 C.道家 D.儒家 【解析】选B。“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强调法治是法家的主张,故选B。 【补偿训练】(2015·哈尔滨高二检测)“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 【解析】选B。从题干材料“世异则事异”可知反映的是法家“事异则备变”的主张,故选B。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材料二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孟子》 材料三 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教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荀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 (2)材料二中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子在当时未取得成功的原因。 (3)材料三中荀子的治国思想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先秦儒学的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和概括提炼能力。第(1)题结合材料一中“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信息概括回答。第(2)题结合材料二中“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信息及孟子的政治主张和春秋战国时代背景概括回答。第(3)题结合材料三中“起礼义、制法度”信息概括回答荀子的治国思想,从思想文化创新发展角度回答认识。 答案:(1)主张:孟子认为臣子对君主有劝谏的权利,反对盲从;君臣应该互相尊重。 (2)因素:民心。主张:仁政。原因:不适合各国统治者富国强兵、进行兼并战争的需要,没有得到各国统治者的推崇。 (3)治国思想:礼法并重。认识:先秦儒学是不断创新发展的。 【备选训练】 1.班固《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 A.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B.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的局面 【解析】选B。依据材料“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可以推断出是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依据材料“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可以判断是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取合诸侯,因此B符合题意,A、C、D在时间上与材料不符。 2.孟子曾哀叹“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杜甫也曾愤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们在揭露社会弊端时都流露出了(  ) A.民本思想 B.专制思想 C.宗法观念 D.强权理念 【解析】选A。孟子和杜甫的言语都表达了对权贵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苦难的同情,体现了浓厚的民本思想。 3.(2015·衢州高二检测)右图是一幅“光盘”行动的宣传画,下列人物会对该画大力宣传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荀子 D.墨子 【解析】选D。从题干材料“‘光盘’行动”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