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体育运动受伤修复.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运动性贫血 我国成年健康男性每升血液中含血红蛋白量为120 ~160克,女性为110 ~150克。若低于这一生理数值,因运动引起的血红蛋白量减少,称为运动性贫血。 1.病因 由于运动使人体对蛋白质与铁的需求量增加,一旦需求量得不到满足,即可引起运动性贫血;运动时脾脏释放的融血卵磷脂能使红细胞的脆性度增加,加上剧烈运动时血流加快,易引起红细胞破裂;由于偏食或长期慢性腹泻,也常出现贫血现象。 2.征象 运动性贫血发病缓慢,平时表现有头晕、恶心、气喘、体力下降,运动后出现心悸、心率加快、脸色苍白等。血液检查血红蛋白(Hb)低于正常值。 八、运动性贫血 3.处理 如果运动中(后)出现头晕、无力、恶心等现象时,应适当降低运动量,必要时暂停运动。补充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口服富马酸铁、枸缘酸铁等铁剂和维生素C。 4.预防 锻炼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客服偏食习惯。 九、游泳性中耳炎 游泳性中耳炎主要是指在游泳时,由于不洁净的水进入中耳,造成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 1.原因 在游泳过程中,当外耳道积水时间较长时,鼓膜被泡软,此时感到不适而用硬物挖耳,极易损害鼓膜,导致不清洁的积水进入中耳而引起感染。原来就患有鼓膜破裂或穿孔者游泳时,更易使细菌直接从外耳进入中耳。此外,患有呼吸道炎症及感冒时游泳,也易引起游泳性中耳炎。 2.征象 耳道闭塞,听力下降,局部剧烈疼痛。常伴有发烧、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便秘等症状,若鼓膜破裂常有黄色浓液自外耳道流出。急性炎症期治疗不当,常可转为慢性中耳炎。 九、游泳性中耳炎 3.处理 患中耳炎应及时请医生治疗。一般可卧床休息,适当多喝开水,口服止痛片,同时注射抗生素。如果鼓膜已破,可用3%的双氧水清洗浓液,外用消毒剂,或用抗菌素溶液滴耳,然后用消毒棉条填塞外耳道。 4.预防 ⑴游泳池池水一定要符合卫生要求,保持清洁。 ⑵游泳时必须注意正确呼吸,避免呛水。 ⑶游泳前应进行体检,游泳时可用橡胶耳塞将耳朵塞好,以防止池水进入耳内。 ⑷预防感冒是预防中耳炎的积极措施,在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或患有中耳炎时,不要游泳。 ⑸当耳朵进水后,不要随便挖耳,上岸后可采取同侧单足跳、向同侧拉耳朵侧倒头的方法将水倒出。还可采用吸引法,即将头偏向有水的耳朵一侧,用手掌紧压住耳朵,屏住呼吸,然后迅速提起手掌,即可将水吸出。 十、运动与非创伤性意外及心肺复苏 1.心血管意外 引起心血管意外的常见疾病有心肌炎、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运动过于激烈,机体需氧量剧增,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相对缺血,心肌代谢障碍,从而导致心跳停止而死亡。 当出现有胸闷、胸痛、胸部压迫感、头痛,极度疲劳等先兆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并进行积极医疗处理。 预防主要是加强医务监督,经常体检,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密切注意运动中的症状;遵守科学锻炼的原则,防治运动负荷过大;遵守体育卫生原则。 2.脑血管意外 主要是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少部分为脑血栓。 病因主要是有脑血管的先天畸形。 发病时立即有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丧失等,死亡率很高。 意外发生时要及时送医院抢救,但运送时不要频繁搬动,要保持相对安静。 十、运动与非创伤性意外及心肺复苏 3.其它非创伤性意外 溺水 在游泳锻炼过程中,因肌肉痉挛或技术上的原因可能会导致溺水。溺水时,水经过口、鼻进入肺内,造成阻塞或因吸水的刺激,引起喉部肌肉痉挛,使气体不能进出,导致窒息和昏迷。如果时间稍长,则会因缺氧而危及生命。 窒息后,脸色苍白,眼睛充血,口、鼻充满泡沫,四肢冰冷,甚至昏迷,胃、腹因吸满水而鼓起,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溺水的抢救:发生溺水后必须立即就地抢救,并同时通知医院处理。心跳停止的抢救应采用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游泳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患有癫痫、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或疲劳、饥饿、酒后不宜游泳,在寒冷的环境中游泳时间也不宜过长,下水前应做好准备活动。 十、运动与非创伤性意外及心肺复苏 4.心肺复苏 自主呼吸心跳停止后,采用人工方法维持呼吸和心跳,并促使自主呼吸和心跳恢复的方法称心肺复苏。 (1)呼吸、心跳停止的判断 呼吸停止时看不见呼吸引起的胸廓起伏运动,也听不见呼吸声;心跳停止时在手腕、颈部摸不到脉搏,也听不到心跳声。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应同时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最好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