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拱桥的拓宽提载技术研究与实践-江西公路学会.doc

双曲拱桥的拓宽提载技术研究与实践-江西公路学会.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曲拱桥的拓宽提载技术研究与实践-江西公路学会

双曲拱桥的拓宽提载技术研究与实践 谌洁君 王群 (江西省交通桥梁检测加固有限公司 南昌 330038) 摘 要:本文以走马岗大桥为例,阐述了对双曲拱桥进行拓宽提载的多种加固技术的综合应 用,如粘贴碳纤维布、锚喷砼、改变拱上建筑形式、外包砼等。 关键词:桥梁工程;双曲拱桥;拓宽;提载;综合应用 0 前言 双曲拱桥是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江苏省无锡县的建桥工人首创的一种轻型拱式桥型。由于不需要搭设拱架、节省木材、施工进度快、耗费钢材少,这种桥型一出现,迅速在全国得到大量的推广应用。但是由于当时设计荷载偏低,加上双曲拱由拱肋、拱波、拱板及横向联系按一定顺序组合而成,且肋与波、板的结合面过小、截面受力复杂、整体性差,致使60~80年代建造的大量双曲拱桥梁在运营若干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已不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由于拱式桥具有较大的超载潜能,它们中的大多数经过加固维修可继续使用,甚至能经过拓宽提载来达到更高的设计标准。本文以对走马岗大桥进行拓宽提载为例,与业内人士共同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双曲拱桥这一问题。 走马岗大桥(见图1)位于修武公路K2+250处(新桩号),建成于1974年。上部构造为2跨40m等截面悬链线空腹式钢筋砼双曲拱及两岸各一孔净跨径4m的半圆弧拱副孔(设置在桥台上),全长105.7m。原设计荷载为汽车—13级,拖车—60;桥面净空为:净—7+2×0.35m栏杆。由于修武公路按照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进行改造,大桥现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人群—3.5KN/m2;桥面净空为:净—9+2×1.5m人行道。因此走马岗大桥按此标准已于2003年进行了拓宽和加固改造,改造后的走马岗大桥以其崭新的面貌适应了交通运输的发展,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好评。 图1 走马岗大桥总体布置图 1 改造前大桥主要病害 1.1拱肋变形及裂缝 第一跨主拱肋尚好,未发现有影响结构受力的病害,仅在拱脚附近上缘发现因负弯矩过大产生的横向裂缝,裂缝最宽达1mm左右。第二跨主拱肋拱脚也存在同样类型裂缝。 第二跨主拱肋因长期受到重车荷载作用,加上武宁岸桥台在承受水平推力时有向后倾斜的趋势,拱顶产生较大的沉降,改变了原结构的受力状态;拱肋拱顶下缘因承受过大拉应力产生裂缝。 1.2腹拱圈及拱上侧墙 大桥自修水岸起算,3、6、11、14号腹拱圈为整体现浇腹拱圈,基本上存在横向贯穿全宽的裂缝,缝宽0.1~2mm不等;其余腹拱圈系由预制砼拱板用水泥砂浆砌筑而成,经现场检查,发现水泥砂浆不饱满现象比较严重,腹拱圈拱顶附近都存在横向贯穿0.5~6mm宽的裂缝。 拱上侧墙砼风化及局部剥落严重,侧墙裂缝大多与腹拱圈裂缝贯穿。 1.3腹拱墩 腹拱墩采用砼预制块砌筑而成,裂缝没有规律,部分腹拱墩座与拱圈相交处存在裂缝。 1.4桥面 大桥因长期承受重荷载作用,桥面损坏严重、坑洼较多,纵向呈波浪形,特别是第二跨跨中桥面明显下沉。桥面的损坏加大了车辆通行时产生的冲击系数,严重影响了大桥的使用和舒适性,也加剧了桥梁结构的破坏。 1.5桥墩、台 桥墩未发现有影响结构受力的病害。 武宁岸桥台有向后倾斜的迹象,且两侧墙开裂,缝宽0.1~7mm,部分片石风化、碎落,局部砂浆不饱满。两岸桥台副孔拱圈经检查,未发现有影响结构受力与使用的病害。 2 走马岗大桥拓宽提载技术 经过对大桥的结构检查和主要构件结构强度的验算,大桥极限状态下承载能力满足原设计荷载(汽车—13级;拖车—60)的使用要求,但不符合修武二级公路改造的设计要求。且考虑到大桥第二跨在拱顶下缘与拱脚上缘均存在裂缝,影响了大桥使用的耐久性,须进行拓宽提载综合改造。 2.1主拱圈的加固改造 大桥主拱肋在荷载(恒载及汽—20活载)作用下,拱顶下缘及拱脚上缘承受的拉应力已超过本身所能承受的最大值。为改善拱顶、两拱脚的受力状态,采用了粘贴碳纤维布(拱顶下缘)及现浇砼(拱脚上缘)的加固措施: 2.1.1拱肋下缘粘贴碳纤维布 碳纤维布是一种新型建材,质轻、耐腐蚀、片材很薄、抗拉强度高,且施工便捷,极适用于旧桥加固。将碳纤维布用环氧树脂粘贴在主拱肋下缘,可增大拱肋承受正弯矩的能力。碳纤维布的用量可用式①进行估算,将碳纤维布近似换算成一定用量的钢筋,然后按照传统的钢筋砼受力分析模型进行理论分析。 Acf=AsRy/Rcf ① 式中:Acf—碳纤维布用量(面积); As—抵抗不足弯矩所需的钢筋面积; Ry—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 Rcf—碳纤维布抗拉设计强度。 经计算,第一跨主拱肋下缘需粘贴一层以跨中为对称轴的15m长(弧长)的碳纤维布。第二跨主拱肋下缘粘贴两层碳纤维布,第一层15m长(弧长),第二层10m长(弧长),两层碳纤维布均以跨中为对称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