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及职业病..Convertor.doc

第五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及职业病..Convertor.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共七章七十九条,于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基本管理原则是“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对职业病的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的诊断管理,对职业病病人的治疗与保障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当然我国目前职业病防治的形势还非常严峻,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只要我们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坚持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到2020年就会实现生产安全健康(健康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达到和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职业病情况: 卫生部部长陈竺2009年4月24日在我国保护农民工健康高层论坛会上指出: 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尘肺和职业中毒居高不下。截止2008年底,各类职业病累计70多万例,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近64万例,已死亡14万多例。 近几年,平均每年新发现尘肺病1万多例,同时尘肺病发病工龄明显缩短,急、慢性职业中毒呈上升趋势。 据专家估计,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职业病总数还将继续呈上升趋势。农民工职业病危害问题突出。 目前,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高达2500万人以上,农民工已成为职业危害的主要受害群体。 主要内容 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分类 2.职业病的概念 3.职业病的特点和诊断 4.常见职业病的危害及防治 重点掌握 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分类 2.职业病的概念及特点 3.尘肺的危害 职业性有害因素来源 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主要来源于原料、中间产物、产品、机器设备的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电离辐射及非电离辐射、污染性因素等职业性危害因素,均与生产过程有关。 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长时间强迫体位劳动、个 别器官和系统的过度紧张,均可造成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 3、与作业环境有关职业性危害因素 ① 厂房布局不合理,厂房狭小、车间内设备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等; ② 生产过程中缺少必要的防护设施等; ③ 露天作业的不良气象条件。 职业有害因素分类 1、化学因素 (1)工业毒物 如铅、苯、汞、锰、一氧化碳、氨、氯气等。 (2)生产性粉尘 如矽尘、煤尘、石棉尘、水泥粉尘、有机性粉尘、金属粉尘等。 2、物理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 如高温(中暑)、高湿、低温、高气压(减压病)、低 气压(高原病)等。 (2)电离辐射 有x、a、β、r射线和中子流 等。 (3)非电离辐射 如紫外线、红外线、高频电磁场、微波、激光等。 (4)噪声。 (5)振动。 3、生物危害因素 皮毛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布鲁杆菌、森林脑炎、病毒、有机粉尘中的真菌、真菌孢子、细菌等。如屠宰、皮毛加工、森林作业等。 三、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的状态 一般情况下,职业危害因素常以五种状态存在: ① 粉尘:漂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于0.1mm,主要是机械粉碎、碾磨、开挖等作业时产生的固体物形成。 ② 烟尘:又称烟雾或烟气,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微粒,直径小于0.1mm,多为某些金属熔化时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氧化凝聚形成。 ③ 雾: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为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散而形成。烟尘和雾又称为气溶胶。 ④ 蒸汽:液体蒸发或固体物质升华而形成。如苯蒸气、磷蒸气等。 ⑤ 气体:在生产场所的温度、气压条件下散发在空气中的气态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氨气、氯气等。 新修订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的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规定了工作场所的339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粉尘有47种、生物因素有2种和10种物理因素接触的限值。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有害因素》(GBZ2.2-2007)规定了十一种物理因素的接触限值。 常见部分毒物在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mg/m3)如下: 一氧化碳 :30 ; 氨:30; 苯 :40 ; 甲醛:3 ; 氯气:1 ; 甲醇:50; 汽油:300; 硫化氢:10; 铅:0.05; 二氧化硅:2;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