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指标.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指标

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指标 根据《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和《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的规定,将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归纳成10项:载噪比(C/N)、载波复合三次拍比(C/CTB)、载波复合二次差比(C/CSO)、交扰调制比(C/CM)、交流声调制(HM)、回波值、微分增益(DC)、微分相位(DP)频道内频响和色度/亮度时延差(△r)。 行业标准GY/T106—1999《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规范》规定:有线电视系统测量项目共18项,即:系统输出电平、任意频道间电平差、相邻频道间电平差、图像/伴音电平差V/A)、频道内频响、载噪比(C/N)、载波复合三次差拍比(C/CTB)、交扰调制比(C/CM)、交流声调制(HM)、回波值、微分增益(DC)、微分相位(DP)、频道内频响和色度/亮度时延差(△r)、回波值、图像载频准确度、图像/伴音载频间距偏差和系统输出口相互隔离度、载波复合二次差比(C/CSO)和载波互调比。有线电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共有10项:载噪比、载波复合三次拍比、载波复合二次差比、交扰调制比、交流声调制、回波值、微分增益、微分相位、频道内频响和色度/亮度时延差。  下面分别介绍上述各项的定义和物理意义、指标、对图象质量的影响及指标劣化原因和减少影响的办法。 1、载噪比 噪声普遍存在于有线电视系统内部,危害很大。人们只能把它减少到允许的限度之内,而不能完全消除。噪声对有线电视系统来讲是连续随机噪波,由一系列无固定幅度的窄脉冲综合而成,其脉冲幅度分布是随机的,某一瞬间无确定值,只能掌握其统计规律性。因此,噪声电平用均方根值来表示。 1.1定义和物理意义 ⑴、定义:图像载波电平的有效值与规定带宽内系统噪声均方根值之比,用dB表示。即:C/N=图像载波电平/噪声电平均方根值(规定带宽内)。 噪声带宽BW=5.75MHz. ⑵、物理意义:被视频调制的图像载波电压的大小与有线电视系统本身固有噪声电压大小之比取对数.这项指标反映在图像上,用信噪比的好坏来衡量. 1.2指标 行业标准GY/T106-1999规定 C/N=43.0dB(噪声带宽为5.75MHz)。 载噪比的客观测试与主观评价的关系:评价有线电视系统图像质量可通过客观测试指标,也可以对电视接收机屏幕上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一般采用五分制。客观测试与主观评价是统一的,两者之间的关系见表1。    表1  图像质量客观测试与主观评价的关系 主观评分(分) C/N(dB) 屏幕噪声 5(分) 51.9 未觉察 4(分) 43.0 刚觉察,不讨厌 3(分) 36.6 明显,讨厌 2(分) 31.8 严重,非常讨厌 1(分) 29.5 不能观看 1.3噪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噪声使电视接收机屏幕上出现大量细小的亮点,犹如飘雪花,使图像结构粗糙,清晰度降低,对比度变差,层次减少。在彩色电视画面上出现大量醒目的彩色亮点,对图像影响更为严重。 1.4指标劣化的原因和减少影响的办法 ⑴、噪声产生的原因:前端接收信号场强太弱,系统所用设备噪声过大或系统输出信号电平过低。 ⑵、减少噪声影响的办法: 前端接收开路信号时,若接收天线到放大器之间用十几米到几十米电缆来传送信号,会加大信号衰减,使信噪比变坏。因此,应在天线下接低噪声天线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再用电缆送出,这样可提高载噪比。 干线放大器、分配放大器或用户放大器都应选择噪声系数达标的放大器。前端调制器的信噪比应达标。 有线电视系统线路应合理设计,使用户端信号电平不至于过低,避免载噪比下降。 2、载波复合三次差拍比    非线性失真会产生新的频率分量,即产生各次谐波和各次互调产物,其数量随有线电视系统传输频道的增加而急剧增加。这些谐波和互调产物中的绝大部分分聚集在图像载波频率或频道内某几个频率附近较窄的频带内形成簇,这就是复合差拍产物。在一个频道内可能有几个簇,一般在图像载频附近的一簇最大,对图像的干扰也最为严重。 复合产物主要由二次失真和三次失真引起,为了便于分析和采集对策,将复合产物分为复合二次产物和复合三次产物。在HFC中,光接收机的末级放大器采用推挽电路,且分配网的放大器也用推挽电路,推挽电路能抑制偶次谐波,使复合二次产物电平降低,复合三次产物成为主要问题。 2.1定义和物理意义 载波复合三次差拍比(C/CTB)是指某个图像载波电平与聚集在该频道附近形成簇的复合三次差拍比产物之比,用dB表示。 即:C/CTB=图像载波电平/聚集在载波频率附近复合三次差拍比产物峰值电平 该指标是有线电视系统非线性失真引起的三次互调失真的总和。在一般使用的线性范围内,系统输出电平提高1dB,载波三次差拍比提高2dB;而输出电平下降1dB;载波三次差拍比降低2dB。 2.2指标    GY/T106-1999规定:载波三次差拍比不小于54dB。 2.3对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