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炭疽病概述.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炭疽病概述

炭疽病概述摘要:炭疽是人类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炭疽病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临诊诊断特点、病理特点、病原分离培养、涂片镜检(细菌)或组织学变化、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炭疽病的防治、检疫方法。关键字:炭疽病,病原学,诊断,检疫。引言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食草动物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近年来, 畜牧业飞速发展, 个体饲养户增加, 特别是目前人们饮食构成的改变和对皮毛穿戴装饰的追求, 使炭疽病仍不时发生, 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或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偶尔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症。全球大约有82个国家发现过动物炭疽病,据估计,近几年全球每年有1 万例动物炭疽,9 000 人感染发病。近几年,在辽宁省的个别地区也零星发生过动物炭疽疫情,并且也有人感染发病的情况。一、病原学炭疽芽孢杆菌是需氧芽孢杆菌属,为革兰氏阳性大型杆菌,大小为1.0~1.2 μm×3~8 μm,无鞭毛,不能运动。在生物体内和特定的培养条件下,可形成荚膜;但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时,则呈长链状,无荚膜,并形成不膨出菌体的中央芽孢;但当培养基中有血液、血清等丰富蛋白质成分,且环境中CO2 的浓度达到10%~20%时,则会有荚膜形成,其菌落也变为圆形,整齐、光滑而显著黏稠;多数菌株在普通条件下培养4~9 d,可以完全变为游离芽孢,芽孢呈椭圆形,1~2 μm,位于或接近菌体中央。本菌有3 种主要抗原成分,即菌体多糖抗原、荚膜多肽抗原、保护性抗原,炭疽芽孢具有芽孢抗原。其中,菌体多糖抗原是细胞壁内存在的一种半抗原,与细菌毒力无关;荚膜多肽抗原也是一种半抗原,与细菌毒力有关,但其抗体对机体无保护作用;保护性抗原是炭疽杆菌产生的一种细胞外蛋白质,它是炭疽杆菌毒素的组成成分,与水肿因子、致死因子协同作用时,能够使机体产生特异性保护力,抵抗炭疽芽孢杆菌的感染。其毒力因子主要包括荚膜和毒素。炭疽芽孢杆菌繁殖体的抵抗力不大,在60 ℃经30~60 min 或75 ℃经5~15 min 即可死亡,一般的常用消毒剂均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在未解剖的尸体中细菌可随尸体腐败而迅速死亡。但此菌的芽孢抵抗力特别强大,在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土壤一旦被污染,传染性可保持二三十年以上;堆肥中的芽孢,需温度升至72~76 ℃经过4 d 方可死亡;经煮沸15~25 min,121 ℃高压5~10 min 或160 ℃干热灭菌60 min后方可被杀死。芽孢对碘特别敏感,0.04%的碘液10 min 即可将其破坏,其他消毒药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都有较好的消毒效果。二、流行特点炭疽散布于世界各地,尤以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牧区较多见,呈地方性流行,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的皮毛加工等集中于城镇,炭疽也暴发于城市,成为重要职业病之一。目前本病在国内的发病率已逐渐下降。全年均有发病,7~9月份为高峰。吸入型多见于冬春季。草食动物对炭疽最易感,其中以羊、牛、马、骡、驴最为敏感,其他如鹿、骆驼、大象等也很敏感,其次是杂食动物和人类,肉食动物对炭疽病有相当大的抵抗力,禽类一般不发生感染,只有马达加斯加和南非的驼鸟常患本病,也有从鱼、蛙体内分离出炭疽杆菌的报告。本病主要经口以消化道感染为主,其次是经呼吸道、皮肤创伤接触、黏膜接触及昆虫叮咬等途径。历史性疫源地,被芽孢污染的饲料、饮水,患病动物等是主要的传染源,吸血昆虫、食腐肉的鸟类等也可传播炭疽杆菌等。炭疽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潮湿、低洼、易涝地区,牧区、半牧区,皮毛加工业周围及其河流下游多发生。本病的发生与气候有明显的相关性,每遇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动物炭疽发病率明显升高;每年的7~9 月份是蚊虫活动频繁季节,也是炭疽的高发季节。本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一)传染源患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是人类炭疽的主要传染源。猪可因吞食染菌青饲料;狗、狼等食肉动物可因吞食病畜肉类而感染得病,成为次要传染源。炭疽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具传染性。(二)传播途径人感染炭疽杆菌主要通过工业和农业两种方式。接触感染是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皮肤直接接触病畜及其皮毛最易受染,吸入带大量炭疽芽胞的尘埃、气溶胶或进食染菌肉类,可分别发生肺炭疽或肠炭疽。应用未消毒的毛刷,或被带菌的昆虫叮咬,偶也可致病。(三)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取决于接触病原体的程度和频率。青壮年因职业 (农民、牧民、兽医、屠宰场和皮毛加工厂工人等)关系与病畜及其皮毛和排泄物、带芽胞的尘埃等的接触机会较多,其发病率也较高。一次感染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三、临床诊断特点:  病人的职业、工作和生活情况,如与牛、马、羊等有频繁接触的农牧民、工作于带芽胞尘埃环境中的皮毛革、皮革加工厂的工人等,对本病诊断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