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煤矿冒顶事故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冒顶事故分析

**矿业公司4.12冒顶事故分析 **4.12冒顶事故分析 事故发生在9201运输巷距工作面下端头50米处,工作面下头还有70米到运输巷三岔口,快要结束;该运输巷是为带采1.5万吨3.5米走向断层以上的煤而补掘的,采面带采巷下3米煤。巷道埋深583米,沿二层煤布置,伪顶为0.8米灰色粉砂岩,节理发育,伪顶以上为2上煤层,厚度0.9米,基本顶为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互层,厚度10~12米,为典型复合顶板条件。 规程措施中巷道断面为矩形,净宽2.8米,净高2.3米,净断面6.44平方米,采用φ20×2000/2200mm的金属全螺纹等强锚杆+“M”钢带+金属菱形网支护,顶板锚杆排距1.0米,间距0.65米;采用φ17.8×8000mm锚索加强支护,锚索排距3.0米,锚盘采用0.4米长的11#工字钢。 现场勘查,冒顶区距工作面50米,工作面超前支护30米,现场巷道宽度2.2米,高度1.8~1.9米,巷道变形严重,顶底板移近量400~500mm,两帮移近量600mm以上。冒顶区内有四排锚带、13根锚杆随顶板冒落,一根下肩角锚杆拉断,一根锚索抽出锚固端失效,冒顶区边缘一根锚索因顶板破碎岩石漏冒失效,冒落区布置单根锚索,前后锚索五花布置。 分析原因:1、认识不清,对巷道支护对象了解不清(不知彼),锚杆锚索加固的主体是为了提高围岩的自承能力即主动支护,因此首先要了解巷道围岩的结构特性和外围影响因素(采动、构造、淋水、应力等);9201运输巷复合顶,锚杆锚不到硬岩,支护参数对采动影响考虑不足。措施不当,锚杆短,全螺纹锚杆预紧力低,易造成围岩变形失稳(20全螺纹屈服载荷10.8吨现场没断的);单行锚索辅助支护不能与冒落拱结构相适应(17.8锚索破断负荷35.3吨现场没断、延伸率3.5%),且托盘等护顶措施不合理。疏于管理,两个方面:现场变形严重,围岩失稳没有及时加强支护;从脱出的锚索来看,药卷搅拌质量有问题(检测质量,预紧力、位移)。 二、**、**两起事故的回顾 1、**“2.28”冒顶事故 07年2月28日下午16:10分,**矿在2422回风斜巷(距下运输巷)39米处突然发生冒顶,冒顶范围长10m,宽3.2m,最高4.5m,将正在回风巷施工的掘三区28名工人堵在迎头。经积极抢救,晚20:20分,28名被困工人全部脱险。 **矿2422回风斜巷位于-1100二采区,巷道埋深1100米,沿四层煤掘进,煤层顶板为灰色粉砂岩,厚度6.0米,性脆易碎。事故地点揭露落差2米的逆断层。巷道采用φ20×2000mm的全螺纹锚杆支护,采用直径15.24×6000mm锚索2根加强支护。 经现场勘查,冒顶区外端发现9根冒出的锚杆,2根锚索,其中顶板上帮侧锚索冒出,长6.0米,顶板下帮侧锚索抽冒,锚索顶端仍锚固在肩角处,冒顶区外顶板锚索盘部分变形失效、M钢带有折断现象。 2、**“6.26”冒顶事故 07年6月26日上午9:45分,**矿6196上平巷(距异常带切眼以里)77米处突然发生冒顶,冒顶范围长6m,宽4m,冒高4m,将正在上平巷施工的综掘二区24名工人堵在迎头。经积极抢救,下午16点35分,24名被困工人全部脱险。 6196上平巷位于-740后六采区,巷道埋深850米,沿十九层煤掘进,煤层顶板为粉砂岩,厚度6.5米,钙质或泥质胶结,层理发育易冒落。巷道顶板使用Φ20-2400mm高强扭矩应力锚杆,两帮采用Φ20-2200mm全螺纹等强锚杆。 经现场勘查、查阅图纸资料,发现冒顶区没有拉断锚杆、撕裂钢带现象;冒顶位置位于断层带内(两条5米断层之间),顶板破碎为泥质粉砂岩,并有淋水,冒顶区外10米顶板采用两种支护形式,一种是全螺纹钢锚网带支护(5米),另一种是高强锚杆锚网带支护(5米)。 3、以上几起事故的共性和教训 一是,对支护对象--巷道围岩的结构特性和外围影响因素(采动、构造、淋水、应力等)做的工作少,认识不清,不能及时分析研究变化的情况,造成一个方子吃药;(不知彼)。二是,都存在支护结构和方式不能与围岩结构特性和影响因素相适应问题。(不知己)合理投入问题,综采、兖矿等;就要分析研究,要了解我们队伍的状况。三是,三起事故全是在锚杆范围内支护体失效后,补强不及时造成的。反映出专业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问题。 为什么同样支护有的地方冒有的地方不冒,根据国内外煤巷冒顶分类研究,通过对162起冒顶事故分析研究,把冒顶分成四个大类,①岩层组合劣化型(不稳定岩层变厚、锚固范围外的岩层间出现软弱夹层、含水分等有关)、②岩层结构缺陷型(断层、节理等)、③应力突变型(采动应力、构造应力等)、④施工不良型(锚固失效、不及时支护、偷工减料等)。 在四大类冒顶事故中,顶板岩层组合劣化是引起冒顶事故的主要原因,占冒顶事故总数的61.1%,这就意味着“岩层组合劣化”是冒顶事故的主要隐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