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地规模化经营问题研究a.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耕地规模化经营问题研究a   摘 要:耕地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化经营的必然趋势。但是,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却表现为具备耕地规模化经营条件的地区很多都没有实现耕地规模化经营,而初步实现耕地规模化经营的地区却少有取得良好效益的。针对这两大问题,从制度上做出分析,并提出产权和政府管理规制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耕地规模化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012-03   目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仍然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现象为耕地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必要条件。我国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必须解决耕地问题,只有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道路,才能真正向农业现代化迈进(林毅夫,1993)。   一、我国非规模化经营耕地现状   第一,耕地的细碎化问题(孙岩,2006)。我国幅员辽阔,但实际上适宜耕种的土地面积却十分有限,加上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就受到了严重限制。因此,即使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户农家实际耕种的耕地面积也达不到规模化程度。在地狭人稠的长江以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甚至不足1亩。这种小农耕作条件下,耕地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过于细碎化(郭兆熊,2014)。在河南省某些地区,常常将一块完整的耕地进行条块分割,然后承包给不同的农户。长此以往,原本完整的耕地被“肢解”,加之农户耕种技术的差异、不同区域的耕地肥力差异也会日益加剧。此外,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也在实施过程中加剧了耕地的细碎化(龙开元,2010)。农业补贴政策的初衷是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证我国的粮食供应。但是,实行补贴政策之后,原本应该脱离耕地的农村劳动力再次被耕地所“绑定”,不愿放弃既得的农业补贴。如此一来,耕地流转的难度就大大加深了,推行耕地规模化经营更是难上加难。   第二,耕作技术水平的限制(黄烁,刘汉宇,沈振林,2014)。我国农业发展很不平衡,从耕种技术水平上看,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的特征。在经济发达地区,机械化耕种、化肥农药的适量投入甚至农产品市场化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然而在落后地区,牛耕仍然是农民进行耕种的主要方式,至于市场化水平,其实现程度也并不高。落后的耕作技术直接制约了耕地效率的提高,而有限的耕地产出又反过来制约了耕作技术的更新换代(王良群,2004)。对于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农户来讲,企图单凭自身力量从中脱身会有极大困难(张领,成晨,蒲小鹏,赵小强,2013)。   第三,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对于农村而言,劳动力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内源,即农村出生并长大,成年后继续留在农村;二是外源,即非农地区出生并长大,成年后进入农村。前者较为普遍,而后者在我国极少发生。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广大农村地区很难吸引非农地区的高素质劳动力;而农村内源劳动力一旦接受高等教育,便会想方设法留在城市中,不愿再回到农村。这就造成了部分农村劳动力过量流失,只留下少部分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劳动力在从事耕作,对实现耕地规模化经营所需的人力资源提出了挑战(龙洪圣,胡耀华,黎明辉,2014)。   第四,农村基层组织失效。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村经济采用合作社形式,由农村基层集体组织,共同劳动,对每一名劳动力都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改革开放后,集体耕地被个人所承包,自负盈亏,农村基层对劳动力失去了约束力。虽然在短期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可是失去了宏观调控的信息指导,仅凭劳动积极性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耕地效率。如今,不少农户都面临着“单打独斗”的困境,没有市场信息,没有合作分工,更没有商业化营销手段。这种小农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十分脆弱,天灾,人祸,都可能轻易摧毁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   二、我国规模化经营耕地现状   第一,科技要素投入不足。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耕地规模化经营很早就开始起步。但是,初级形态的规模化经营仅仅停留在耕地面积的扩大上,耕作方式仍然沿用传统的落后技术,缺少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这种仅仅将耕地面积扩大的做法,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能算作农业现代化经营方式(王良群,2004)。我国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扩展空间十分有限,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生产效率更具有现实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加大科技要素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管理要素投入不足(常万江,王伊宁,刘艳楠,刘洋和张强,2014)。耕地规模化经营的重要一环是将农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在此环节不仅要求农产品具有充足的产量和良好的质量,还需要优秀的管理者对其进行产业化经营。目前,以经营耕地为主要目标进入农村的企业极少,大部分企业即使进入也缺乏熟悉农村耕地的职业经理人;同时,农村自身受到教育水平的限制,几乎无法培养出具备丰富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在这种状况下,不少地区虽然初步实现了耕地规模化经营,农产品产量质量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