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专稿日本公害治理及赔偿的历程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docVIP

国研专稿日本公害治理及赔偿的历程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研专稿日本公害治理及赔偿的历程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研专稿]日本公害治理及赔偿的历程、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2014-06-27   内容摘要:日本在其经济起飞期,曾经是全球公害最严重的国家,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有一半发生在日本,随之带来的公害病祸及千家万户。日本在公害应对及相关赔偿上是道路甚曲折、结果可称道:1970年后,日本再也没有发生严重的公害事件,但相关赔偿事宜一直到2013年初才基本结束。可将其经验总结为五方面:立法规范,科学认定,公众参与,多措并举,多方筹资。这些经验应用到中国,应注意实现形式的差别,弥补我国在上位法制定、非政府组织介入、多渠道筹资等方面的制度短板,加大摸清底数等工作力度,并根据风险管理原理使相关部门的举措联动配合。   关键词:公害病,日本,经验,制度建设,环境保护   一、日本公害和公害病的发生过程和后果   公害即人为活动造成且影响到较大规模人群的环境污染。公害导致的人群健康损害有多种后果,受影响人群的健康效应,从内负荷水平增加-生理生化改变-亚临床症状-疾病-死亡,各等级健康效应的个体发生概率和人群比例大致按金字塔形递减(参见图)。环境污染导致人群健康损害程度到疾病以上的影响才能被称为公害病,且患者必须由政府机构依据严格的标准来认定。 从公害和公害病发生和解决的过程看,日本走过了非常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进入与中国目前类似的经济快速增长期,GDP年平均增速高达10%左右,但随之出现了多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人群健康损害事件,其中熊本水俣病、新潟水俣病、富山痛痛病及四日哮喘病被称作日本四大公害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过程均旷日持久,而其后果也是贻害一方,可以知名度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痛痛病和水俣病为例来管窥公害病的发生过程和后果。   (一)水俣病的发生过程和后果   水俣病是重金属汞通过食物链引发的特异性疾病,是最早被确认的公害病,所以日本人将其称为“公害的原点”。水俣病患者于1953年首先在日本九州岛熊本县水俣市被发现。当时由于病因不明,故以地名称之,其污染物来源是日本窒素肥料株式会社水俣工厂(以下简称窒素公司,窒素即日语氮)。早自1908年,窒素公司就在水俣市生产化肥,并慢慢发展为日本的骨干化肥厂和水俣市的主要财源,其职工和家属在水俣人口中过半。这个厂在生产中需要用含汞催化剂,生产排放的污水中因此也含较多汞,这些汞排放到不知火海的水俣湾后,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甲基汞并通过食物链积累到鱼、贝等海产品中,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甲基汞的鱼贝类,甲基汞就侵入神经系统,一旦积累量足够,这样的人或动物就会发病:患者轻者手足协调失常,甚至步行困难、运动障碍、弱智、听力及言语障碍、肢端麻木、感觉障碍、视野缩小;重者神经错乱、感觉失调、痉挛,最后死亡,怀孕妇女亦会将这种汞中毒传给胎中幼儿,令幼儿天生弱智。   水俣病患者被发现后,窒素公司及政府部门并未及时控制污染,甲基汞对人群的经口摄入暴露渠道也一直存在,因此整个不知火海沿岸约20万居民均长期存在高度的甲基汞暴露风险,这是后来水俣病患者数以万计、污染治理费用数以亿计和处理时间跨世纪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日本对类似工艺的企业没有及时控制污染,对相关人群也没有采取健康干预措施,其后在本州岛的新潟又发现了大量水俣病患者。   (二)痛痛病的发生过程和后果   痛痛病发生于日本本州岛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从19世纪80年代成为日本铅锌矿的生产基地,三井金属公司在神通川流域从1913年开始建厂炼锌,并把采矿过程中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河川中,采矿废渣未经处理直接堆积,导致含重金属镉废水直接、长期排放至周围环境,污染了神通川水域和土壤。当地的主要作物是水稻,水稻对土壤中镉吸收效率较高,当地大米中的镉含量因而较高,而当地人以本地大米为主食,尤其贫困家庭,日积月累,这种高强度的镉暴露使当地部分人群患上特异性疾病:肾功能被严重损害,有明显的骨软化症状,患者中,营养状况较差的中老年妇女占大多数。   因为数以百计的特异性疾病患者被发现,1961年,富山县成立了“富山县地方特殊病对策委员会”,开始了调查研究。1967年,研究结论得出:痛痛病主要是由于通过消化道暴露的镉中毒引起的,据此,从1968年开始,患者及其家属对三井金属公司提出民事诉讼,法院于1971年判决原告胜诉,被告不服上诉,1972年再次判决原告胜诉。判决后的第二天,神通川居民代表到三井金属公司总部谈判,达成了受害者赔偿、污染防治、污染土壤修复三个协定书,并且居民方对污染源神冈矿山有了进入实施调查的权力,但从1961年到1972年,三井金属公司的生产一直在继续且基本没有采取污染防控和公害病患者救助措施。   (三)公害病患者的共同特征   从公害病患者的共同特征来看,和中国目前的大多数环境污染事件相同,受害者大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缺乏经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