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崩岗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分异特征-中国水土保持科学.PDF

闽西南崩岗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分异特征-中国水土保持科学.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闽西南崩岗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分异特征-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第14卷摇 第3期 中 国 水 土 保 持 科 学 Vol.14摇 No.3 摇 2016年6月 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Jun.2016 闽西南崩岗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分异特征 1,2 1,2,3覮 1,2,3 1,2 1,2 1,2 区晓琳 ,陈志彪 ,陈志强 ,姜超 ,赵纪涛 ,任天婧 (1.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50007,福州;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350007,福州; 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350007,福州) 摘要:崩岗是南方红壤区侵蚀沟在水力和重力交互作用下沟头遭受坍塌、陷蚀作用而形成的围椅状地貌,是该区域 土壤侵蚀及生态系统退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 为揭示崩岗侵蚀对土壤理化特性及可蚀性的影响,以福建省长汀 县濯田镇黄泥坑崩岗群内植被盖度分别为2%,20%,95%的3个典型崩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崩岗系统内的集水 坡面、崩壁、崩积体和沟口进行采样和理化特性的测定,并运用EPIC模型测算土壤可蚀性(K)。 结果表明:1)从集 水坡面到崩壁、崩积体至沟口,3个崩岗的土壤砂粒质量分数、pH值和土壤密度呈升高趋势,粉粒、砂粒的质量分数 和含水量呈下降趋势。 2)1号和2号崩岗,集水坡面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最高,在崩壁最低;3号崩岗土壤有机 质质量分数在崩壁处急剧下降,在崩积体中又明显上升。 3)各崩岗中集水坡面、崩壁和崩积体的土壤颗粒组成、土 壤密度和含水量差异较小,各土壤理化特性指标在沟口与集水坡面、崩壁和崩积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4)崩岗系 统内的集水坡面、崩壁、崩积体和沟口4个子系统的K值差异显著,1、2号崩岗呈现崩壁崩积体沟口集水坡 面的变化规律,而3号崩岗则表现为沟口崩积体崩壁集水坡面的趋势。 5)崩岗系统内的黏粒质量分数、pH 值和有机质质量分数与土壤可蚀性关系密切,可以作为表征崩岗土壤可蚀性的有效指标。 崩岗侵蚀造成土壤理化 特性不断恶化,砂化严重,研究崩岗系统的土壤理化特性与可蚀性空间变化规律,对指导崩岗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 要意义。 关键词:土壤可蚀性;崩岗;土壤理化性质;分异;南方红壤区 中图分类号:S157郾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鄄3007(2016)03鄄0084鄄09 DOI:10.16843/ j.sswc.2016.03.011 Variation of soil physical鄄chemical property and erodibility in the area of collapse mound of southwestern Fujian 1,2 1,2,3 1,2,3 1,2 1,2 1,2 Ou Xiaolin ,Chen Zhibiao ,Chen Zhiqiang ,Jiang Chao ,Zhao Jitao ,Ren Tianjing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Mountain Ecology (Fundedby Ministry of ScienceandTechnology and Fujian Province),350007,Fuzhou,China; 2.Collegeof Geographical Sciences,Fujian Normal University,350007,Fuzhou,China;3.Institute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Fujian Normal Univers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