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宋王安石变法》课件05
考查点一 从关注教育的角度考查王安石变法 命题 立意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从关注教育角度认识王安石变法的教育措施: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和在州郡广设学校,培养变法实用人才。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关注今天的教育现状是高考较好的命题立意 [例1] (2010·山东高考)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探究]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必然性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具体作用 3.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认识其在中国古代改革中的地位 北宋王安石变法 一、“三冗”与积贫积弱及“拗相公” 1.“三冗” 增设大量官僚机构,形成“ ”;实行“养兵”政策,造成“ ”;养兵、养官的巨额费用,加上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形成“冗费”。 2.“两积” “三冗”导致 局面的形成;北宋吸取中唐以后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兵权,导致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连年战败,形成 的局面。 冗官 冗兵 积贫 积弱 3.庆历新政 范仲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遭到官僚贵族激烈反对而夭折,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4.王安石 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提出“变革天下之弊法”的主张。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 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 ——(北宋)枢密副使富弼的上疏 材料反映了北宋政府面临怎样的危机?出现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危机: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岁币增加;徭役繁重,百姓负担沉重;冗官现象严重,吏治腐败;百姓反抗,威胁统治。(够三个要点即可)原因: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分化事权的措施,造成了冗兵、冗官、冗费,国家积贫积弱。 二、理财 1.青苗法 (1)内容:每年夏秋两收前由 提供钱或粮食 低息贷借给农民,收获后农民按20%到30%的利息率归 还钱粮。 (2)作用:限制了豪强之家和高利贷者对农民的 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政府 2.募役法 (1)内容:由州县政府按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 ”,用来 。 (2)作用: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增加了 。 (3)其他:理财新法还包括 、均输法、方田均税法、 等。 免役钱 雇人服役 政府收入 农田水利法 市易法 三、整顿军队与科举 1.强兵之法 (1)内容 ①实行“ ”措施,精减军队,缩减编制。 ②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2)作用:节省了军费开支,使宋军的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省兵 2.取士之法 (1)内容 ①改革 ,主要是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 ②批评“ ”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用的 原则。 (2)作用:为变法选拔了一批人才,推动了变法的 进行。 科举制度 恩荫 四、新法的局限与变质 1.变法的局限性 (1)变法针对的是社会上层的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所以一开始就遭到强烈的反对。 (2)王安石变法因执行不善而加重贫苦百姓的负担,引起民间的不满,成为反对派攻击新法的借口。 2.新法的变质 1085年,宋神宗去世,新法被逐步废除。1093年宋哲宗亲政后,一度恢复新法,新旧两派竞争激烈;宋徽宗时,宰相蔡京借恢复新法之名,聚敛钱财,变法原有的精神被完全改变。 下面两幅漫画,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一些情况。 从上图中你获得的历史信息有哪些? 提示:①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②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用人失当问题。 ③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文档评论(0)